下载APP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筑师

    oohsunyy · 2023-10-08 09:04:38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内容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本期嘉宾

冯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博士,无样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建筑学者和策展人。他创办的无样建筑工作室专注于各类公共建筑、城市更新、社区更新等领域的建筑、室内空间、景观设计和咨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无样建筑工作室近年主要作品包括:松间长屋、东园、上海朱家角游客服务中心、陆家嘴街道东园社区中心改造、齐云山度假区树屋酒店“松间长屋”、嘉善天赐新能源企业总部、滴水湖二环公园带服务设施等,均在国际范围内被各专业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

冯路博士曾经在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筑系担任客座教授讲授设计课,并应邀在多所著名大学举办讲座及参与设计评图。2019年冯路博士被法国南锡建筑大学邀请作为建筑设计导师参加国际设计周。他是《建筑师》、《时代建筑》、《a+u》中文版、《城市 空间 设计》等诸多专业杂志的客座主编、编委和学术专栏主持,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2012年,他因为学术贡献获得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2013年,冯路博士出版了学术专著《看不见的景框》。

作为知名建筑策展人,冯路博士曾参与策划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深港建筑\城市双城双年展等若干建筑与艺术展览,同时也作为建筑师受邀参加过2011成都双年展、2014上海双年展、2016中澳设计研究对话展、2017釜山国际建筑文化节、2017巴西库里奇巴国际艺术双年展、2021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1997年我从重建工毕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2003年我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念建筑系博士,2008年毕业回国之后,我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同时致力于设计实践、学术研究和建筑教育工作。国内外的建筑学背景和建筑学教学经历,促使我对建筑教育有了一些思考。

在国外的学习经历中,最大的感受便是教育可以非常“自由”。虽然整个教育体系对“人”的管理是轻松的,但是环境的推动力会促使人自主学习。在国内,我们习惯于老师给出课题和答案,在国外,可能更需要你自发去寻找自己的“理解”。不同于国内导师对学生的“家长式”教育,欧洲高校的老师通常不会过多干预学生的选择,学习主要依托于学生的自主性。那边很多建筑学的本科学生常常通宵画图,比如世界顶尖的AA建筑联盟学院的学生熬夜特别有名,但主要来自于学生们对自己的要求。欧洲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很好,学生在图书馆里几乎能够找到所有的书,而且可参照的优质案例很多,不仅是各种展览中可以看到很好的图,日常也有很多很好的建筑可以体验。做研究也是这样,我和导师每一两周发邮件约好时间见一次面,讨论的内容取决于我准备了什么,而不是他要求什么。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冯路,2003于谢菲尔德

回国之后,作为导师参与教学,我也在用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企图和他们更多地去开放式地探讨问题。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会比较困惑,觉得一下子涌入了太多思路,无法判断和抉择,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很有趣。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冯路,法国南锡建筑大学国际周工作营,2019

无论是建筑学、设计,还是对待知识,找到正确答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考有没有打开更多可能性。欧洲大学的教育理念,更倾向于“启发”,帮助你拆除思维里的“围墙”,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而非将你训练成一个速成的劳动力。以前我们的社会面对快速大量建设的需求,学校在人才的培育上,希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立刻参与生产活动。那时候中国社会对建筑学整体要求不高,很多优秀的研究生可能读书时就可以主持几十万平方米的项目了。但当下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越来越复杂,对建筑从业者的要求已不能同日而语。结果就是,我们很多学生往往毕了业之后虽然学过很多建筑学传统技能,但是真正让他去实践却又做不了,这可能是在复杂环境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的缘故吧。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松间长屋 © CreatAR Images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在中国,建筑是观察这三十余年高速社会变化的最佳样本。过去中国的高速发展主要建立在土地财政的大框架下,而建筑首先就是对土地的使用和生产,它必然会卷入一系列以土地经济为契机的社会变革中去,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都镌刻在建筑形式和空间的变化之中。

但建筑的社会性显然是一个更为宏大的问题。它还包括更多维度的内容,比如这两年重新出现的时髦话题——人和地方的关系,就是一个重要内容。在社会开始发展的早期,空间主要作为劳动者和生产活动的载体,因此我们的大部分建筑空间都是围绕生产服务的,包括空间组织方式本身也是为生产服务的。比如当时常见的“单位大院”,就是国营工作单位集合了生产和职工日常生活于一体的集体化空间。那些“单位大院”存在着很强的社会性,里面的人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小社会,众多的小社会就组成了当时的大社会。

到了高速发展的后半段,空间本身的生产和消费变成了空间经济的主导动力,那些生产单位逐渐开始往外迁移,各种“单位大院”被改造,围墙被打开,它们都变成了办公和商业综合体,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城市公共空间。之前我曾经在上海的上生·新所策划过一次关于城市更新和历史研究的展览。上生·新所曾经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单位大院,容纳了生产和生活,几乎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后来由于单位外迁,它被改造成了一个商业综合园区。而改变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围墙,使其变成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理想之地 IDEAL

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历史文献展

从空间作为生产载体转变为空间的生产和消费,围墙不断地被拆除,城市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可以“自由”进入、与人交互。这反应了社会变化与建筑学的一种关联性。空间形式在过去二、三十年的社会发展中存在一种可视化的转变,我们的城市空间从早前自足的、封闭的集体单元组合模式转向更多开放、更容纳可能性的个体交互链接模式。

不仅是城市更新层面,这几年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趋势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做的“东园”这个改造项目。改造前它是街道的卫生中心,也是一个被围墙封闭的单位。改造后一层是居委会,二层是居民的活动室,从行政诉求到日常使用都需要实现可互动的公共性。我们的设计拆除了围墙,然后用围绕一个微小园林的环廊重新定义了边界,它对人不是隔离和排斥的,而是包容和友善的。所以,这种“公共空间”,或者说“开放空间”的大量出现,从城市到社区、从生产消费到日常生活,确实投射出当下社会的一种转变。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东园改造前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东园新村 © 艾清

空间公共性的转变与“流动性”这个概念关系很密切。英国社会学家鲍曼曾提出“流动的现代性”这一概念,他将流动性视为现代性的本质。现代社会,不光人是流动的,资本、物料、信息、以及关联本身都是流动的。在当下社会中,空间的“开放”以及对于“公共性”的强调,都可以看作是为了流动更多更快的发生。但是,空间应该无条件地为“流动”服务吗?

从另一方面而言,这种现代的流动性也造成了人和“地方”的剥离感,人成为了充满焦虑的“都市游荡者”(本杰明语)。所以个人有时候又非常需要一种身体和环境之间相对稳固的关系,来获得对于自己身份的认知以及归属感。“公共空间”,或者社会生活的公共性,曾经是现代社会的孤单个体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身份认知的方式。比如作为讨论现代公共空间的一种原型,在十八、十九世纪巴黎的咖啡馆里,人们一起探讨感兴趣的社会话题,这其实是个体进入社会群体的过程。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城市拥有数量巨大而无处不在的“公共空间”,它们显然很好地满足了充分的流动性需求,但是对于个体身份的建构呢?这是一个复杂但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朱家角游客服务中心 © 吴青山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通常说,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但人具体指的是谁?一追问就会很复杂。在中国做建筑实践常会面临一个比较大的困惑,绝大部分建筑师无法直接面对使用者,这之间会产生一种脱钩。建筑师直面的往往都是管理者、开发商,而很难接触那些真正居住者、使用者。建筑师通常根据管理者的需求、所受到的专业训练、个人的社会经验,设计出一个想象中满足“人”的需求的房子。建成之后,获得使用者真正出自内心的反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正如福柯所说,空间是可以规训人的行动的。今天的“使用者”,多数情况已经被规训得很好了,也许失去了主动返回自己内心的动力。所以,建筑设计经常作为依据的“使用”,应该是一个存疑的设定。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根宝足球基地 © 冯路

关于我的建成建筑后续使用的真实反馈,有一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记得在2000年左右,我实现了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位于崇明岛的根宝足球基地。这个项目当时主要用于在这里训练的球员和教练宿舍,所以房间大多是较为紧凑的双人间。当时我大学刚毕业不久,设计做完很快房子就建造出来了。建成后有一次我去回访,一位驻场教练跟我说,房间其他都挺好,就是卫生间稍微差一点点。我觉得卫生间使用应该还可以,便追问他“差一点点”是什么意思。原来,他的意思是,进入客房时,靠近门口处的小卫生间视觉上无法完全遮挡住摆放床的位置,在门口还可以看到一点床尾露出来。我后来理解这是一种身体对于私密感的本能需求。但这种“差一点点”其实超出了当时我接受的建筑学教育,脱离了常说的空间关系、光影、几何形式,就是一个真实的个体对于空间直接的身体感受。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根宝足球基地 © 冯路

但是也有另一个例子。回国后我完成的第一个项目,位于闵行区的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这是一个厂房改造项目,不仅有教学楼还有学生宿舍。改造受限比较大,当时我们给每个宿舍挤出了一个很小的阳台,可以用来晾晒衣服。因为空间小,所以阳台栏板的顶部特意用了一块宽木板,可以晒鞋。之所以要做这个阳台,是因为这个项目让我回想到我们的大学宿舍——因为没有晾晒的地方,洗了的衣服要挂在走廊或者房间里,总是滴着水。另外,阳台也被设想成一种宿舍和校区之间的微型的“交互”空间。这个项目建成后,据说因为校方管理的需要,阳台全部被用铁栏杆封死了。其实宿舍区已经有大门可以封闭管理了。这也给我另外一个教训,建筑和人的关系,并不完全是由设计决定的。建筑师最初设定的某种使用方式,不仅要和使用者契合,还要面对空间的管理者。其实被空间规训的不仅仅是使用者,也是管理者。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 男生公寓 © 苏圣亮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 女生公寓 © 苏圣亮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一方面,建筑最终要与个人身体真实相处,另一方面,从设计到使用,社会规训的力量无可回避。建筑师作为中介,要在二者的冲突中寻求一种能够容纳潜在可能性的关系,这一点对于实践来说非常重要。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最近我们在做一个基于静安区延武胶街区的城市设计研究。“延武胶”,是延平路、武定路、胶州路的合称,加上新闸路,四条路围合出这块东西宽160m、南北长240m的街区。这一地块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紧邻静安寺,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和住宅就存在于那里了。这种高度混合的状况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尾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工厂有的解散,有的搬走,剩下的厂房则被改成了办公园区和混合的商业空间,里面有着各种零售潮店、餐饮等等。但是街区里面的住宅一直在那。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延武胶街区 © 冯路

在经历了很多类似的、大尺度的城市开发之后,这种小尺度的高度混合的空间对人的吸引力更加强烈。“延武胶”现在成为了一个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地方。大概不仅是因为这里有很多潮店,也因为新与旧的建筑紧密混合在一起,住宅、园区和商业空间彼此犬牙交错,有一种城市空间和生活的戏剧感。但是如果跳出游客的那种猎奇式的空间体验,也可以看到老旧的居住领域和时尚的商业蔓延之间的强烈对比,甚至冲突。商业空间一直更新,干净、明亮、时尚。但住宅区好像一直没有变化。资本的力量赋予商业空间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但是老旧的住宅似乎只能等待旧改带来转变。对于住宅区的老居民来说,并没有受惠于商业空间环境的变化,原有空间领域还要面对商户和消费者的挑战。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值得关注。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延武胶街区 © 冯路

因此,我们在对此进行城市研究的时候,第一个重点是希望能厘清这片区域的领地和界面,然后在“开放空间”之外,看看能否在社区内创造一个更积极的“公共空间”。我们希望出现一个相对中立的小空间,成为商业和居民之间的一个可以建立连结和对话的地方。为下一步的社区营造带来空间上的支持和可能性。

此外,我们也希望这个街区能持续保留更多的历史记忆。中国城市高速发展30年,很多人的记忆都伴随着土地的平整而被抹除了。所以现在上海城市更新强调留、改、拆并举,改造要以保留为主,这应该是一种进步。现实操作肯定有很多困难,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探讨其中的可能性,更多的保留那些跟人的身体和记忆有很密切关系的空间场地,多保持一些混合与开放的状态。我觉得像“延武胶”这样小尺度的混合的城市空间,一定会比整体单一的开发或者那种精致的“公共空间”更具多元的包容力和真正的公共性。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延武胶街区 © 冯路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我也曾做过一些城市、建筑和艺术的策展工作,展览有很多种,我更多倾向于有点学术性的工作。策展对我来说是一种做研究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建筑学的空间实践。它可以提供一个机会,组织一些力量研究探讨一些事物,或者尝试另一种空间实践。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重新装载 Reloading

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浦江东岸老白渡码头

城市更新实践案例展

比如之前我策划的“理想之地”展览,就是借孙科住宅的修复和底层的开放的机会,来理解、探讨和展现出那个地方的历史变化和城市变迁。这个地方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还是租界的一部分,周边大多是些农田,后来修路过来,新建了俱乐部和住宅。这时候的乡村环境对于那些来自欧洲的人可能减弱了某种异乡人的焦虑,符合一种理想居住环境的想象;解放前到建国后,这里慢慢城市化,变成了生物制品研究所,它也是我们所说的“单位大院”,当时在里面还有幼儿园、游泳池、宿舍,基本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一种早期的集体主义空间。之后就是研究所搬迁离开,然后被改造成现在很受欢迎的复合商业空间。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实际上对应了不同人群,以及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于理想空间和理想生活的设想。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上生·新所

当下各类展览活动很多,做展览好像变得非常时髦。很多时候,这些展览主要还是视觉展示,本质上模式很传统。对于商业空间来说,展览提供一种对于新奇空间场景的消费,同时吸引人流也可以促进更多消费的发生。还有一些展览更像是提供了一种聚集人群的社交活动。也有很多展览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产业。但除此之外,展览也可以有更严肃的类型,作为一种学术性的实践,它应该提供一个思考的机会,能在更长久的时间里留下反响。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冯路,格物展开幕,2016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他者南方,2017深港建筑\城市双城双年展

严肃的建筑展览可以用于激发业内的思考,也可以用于跨领域的尤其是面对公众的对话和传播。二十一世纪初国家大剧院设计引起的关注和争论使得建筑进入了大众媒体的视野。但是到今天,虽然很多建筑师和作品很受媒体关注,但是公众对于建筑学的认识也许并不比二十年前更多。然而在当下的社会,空间环境的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筑实践要比之前复杂得多。一方面建筑师的工作变得更困难,但另一方面还是会有更多的可能。如果希望建筑学还能发挥更多的价值,就需要让公众对建筑学了解更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网红拍照的背景画面上。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S上海都市范本”板块筒仓7楼大厅的展示空间设计,2017 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流动的历史:想象和现实中的泰晤士河”展览单元,2017 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建言思想汇之冯路

【建言丨对话冯路】从教学、实践到策展,触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面可能

合 作 方 :建筑档案

阅读:1955
2023-10-08 09:04:38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oohsunyy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