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筑师

    oohsunyy · 2023-06-16 15:05:18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内容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本期嘉宾

张淼,荷兰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 Institute)建筑硕士,MAT Office丨超级建筑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Office 3.0未来办公空间研究发起人和城市研究者。于2013年与唐康硕一同创立MAT Office丨超级建筑事务所,事务所设计与研究并行,采用类型学方法指导建筑设计,关注“单元”和“界面”,强调“公共性”和“开放性”,通过对“个体与群体”的关联性讨论进行公共空间营造。事务所作品曾参加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深圳坪山美术馆《未知城市》开馆展、UABB深港双城双年展、北京设计周以及苏州国际设计周。事务所作品受到海内外众多知名媒体的广泛报道,还曾多次获得香港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美国ARCHITECTURE MASTERPRIZE建筑大师奖、德国Iconic Awards创新建筑奖、2022美国A+ Awards最佳年轻事务所等多种设计奖项 。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我们是在因缘巧合之下开始做学校项目的。作为独立建筑师,我们很希望能够有新建建筑的设计机会,所以我们从公共竞赛尝试开始,也接到过一些幼儿园的设计委托。对我们而言,教育建筑最大的挑战是规范和建造成本。众所周知,教育建筑是我国各种建筑类型里规范最严格的,关于日照、各种退线以及各种功能的要求都是最高标准,然而教育建筑的成本往往有限,所以这类设计非常难做。2014年我们回国之后一直在做城市更新项目,基本上经历过的每个项目都是硬骨头:建造成本低,建造时间还要快。在限制性条件较多的情况下,建筑师还要给出一个比较中立、有社会责任感、满足建筑使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设计解答。因此,教育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啃硬骨头的工作我们还相对熟悉

不管是教育空间还是其他类型,面向的终究是大众使用者,我们希望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给出固定的唯一解答,而是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容纳不同复杂性、不同使用者、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之下,大家对功能、空间的使用需求。这是一个强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我们享受设计工作的原因。

在做教育建筑的过程当中我们时常回到自身受教育的历程里进行思考,观察目前城市里中小学生使用城市空间的状态、需求与现象,从而试图寻找到教育空间的本质。我会不断追问自己,什么是教育空间?什么是学习空间?什么是教育?教育一定是由一方向另外一方的知识灌输吗,还是说教育是一种双向的学习,甚至可以没有老师的存在?学习和教育对城市的影响是什么?在欧洲的时候,谈论城市就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跟城市之间经由不同尺度的空间进行分隔、建立联系,人们通过不同的空间跟城市、社会进行互动。从这一角度看来,不管是做教育空间还是做其他的空间,其实都是在处理人跟社会的关系、人跟自然的关系以及城市跟个体之间的关系。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成都海洋路中学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高丽营幼儿园,位于北京顺义区,它归属于一个为25-35岁青年家庭人群提供集体租赁住房的项目,相当于为整个租赁住区做的配套建筑。在幼儿园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拿到的地是一块3000㎡左右特别规整的用地。如今大量幼儿园被开发商建设成一个方盒子,这样在功能满足的基础上是好用的,也可以做得很漂亮,但这并不是我们在教育建筑上的追求。考虑到这所幼儿园是在郊区的环境中,周围又是城市的主干道路,我们设计的初衷,是希望给这里的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内部生态小环境。小朋友在什么样的空间会玩得更开心?或许一个可以朝向天空自由奔跑的幼儿园能够成为一种解答。

我们就在幼儿园里面设置了一个露天的内庭院,让小朋友能够从内庭院的入口,通过一个室外的坡道螺旋上来,进到二层的室内公共区域和多功能厅。从二层的公共区域又有一个很缓的坡道能够跑到三层,三层正好是开放的图书室和绘本区。从三层可以环绕着建筑的内侧跑到屋顶上去。总地来说,一个螺旋的坡道连接了室内外,也连接了建筑底层、中间层的公共空间并到达屋顶,成为小朋友的幼儿园生活里特别有趣的一部分,给他们留下在屋顶上撒欢儿、在院子里面奔跑的童年生活记忆。这个设计带来的挑战,是我们需要在功能的合理性上去做很多文章,遵守规范要求的同时去实现建筑创意,支持设计想象力的落地。现在这所幼儿园结构已经封顶。我们希望将来在这里入学的小朋友能够拥有自由的童年时光。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高丽营幼儿园

还有一个学校的设计是最近比较令我们激动的方案。去年通过公共竞赛,我们赢得了广东佛山的一所学校设计。这个小学校的用地非常奇怪,它处于城市规划划定的规整城市地块的边缘,一面是城市开发剩余下来的规则路网边界,另一面则毗邻自然的小溪和村落里的大树。在这个设计里面,我们用了很大胆的想法,做了一个和自然密切相关的方案,希望实现“在自然中学习”的概念。传统的学校可能会在这里面把教学楼“排排坐”,毕竟做常规的板式教学楼是最容易满足规范要求的。但作为建筑师只是去满足最低的规范要求吗?我们试图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用自己的设计智慧、专业认知和设计技巧,赋予场地最佳的解决方案。

广东岭南地区在传统上比较讲究自然、建筑跟人的平衡,不追求高楼大厦的密度感。所以我们在最终的设计中选择了一个“极端”的方式,顺应城市对建筑密度和容量的要求,把较高的教学建筑安放在地块的边界位置,从而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配套、办公等功能用房。而沿小溪一侧的建筑用地,我们把它面向景观开放地设计为在自然中学习的低密度小院落。沿着院落的檐廊或林荫步道,设立各种各样的户外学习和游憩空间。在小溪旁边设有自然中的图书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从教学建筑聚落还会有一系列空中平台连接到操场,操场旁边的平台上保留着高大的树木,并围合成一个户外小剧场等等。我们在设计这所学校时用到了“对立”的策略,即一方面回应城市的高密度需求,另一方面借助低密度的操作回应自然的关系,通过两种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形成了一种并置与对立,使得在功能层面满足规范和需求,在自然和人文关怀的角度能够引导日常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空间模式。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在教室里完成45分钟的课程。当自然中间建立起开放的学习空间时,学生在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中读书学习,教育模式或许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佛山新城未来学校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拿到一个问题,通常首先我会把其拆解,从对名词的定义开始思考。比如“什么是一个好的教育空间?”,这个问题会被拆分成三重关键词:什么是好?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空间?

我认为教育空间需要为每个年龄段的使用者带来启发性,并且激发其好奇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比较广义的认知中,所谓好的教育空间不一定是一个标准的教室,或者像一个很正常教室的场所。好的教育空间应该能激发人对于陌生事物的探索、研究和学习,从而促进人们可以选择单方向地吸收知识,或者与环境和周围的人们进行多向度的互动交流。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深圳下雪村小学

最近我观察到,很多小朋友在放学之后或者节假日里,会跟着父母来到咖啡厅、联合办公的共享空间或社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家长处理工作或是看书备考,小朋友在写作业或者阅读。类似的情境启发之下,我会认为过去对教育空间的定义或许会发生变化。一个空间或许不会被局限地认为“这一定是教育空间”,“这一定是办公空间”,“这一定是休闲空间”,它可能在不同时间承担着不同角色和功能。总之,可以给人带来启发性,能够让人平静下来,愿意打开自己,去吸收知识、处理信息的空间,我认为都可以是好的教育空间。

教育,可以是人与人的一种的交流与互动。我们在荷兰时曾经讨论过,理想的教育,不会区分传授方和接收方,而是各方互相之间的学习。比如把小朋友们放在一个空间里面,一段时间过后,就会形成一个教育的场域,他们互相之间会教彼此一些技能,会有知识的传授、信息的交流或是技巧的学习等,在那个时间段内,小朋友彼此之间的交流也会成为一种教育。好的教育空间或许不应该被单一定义,能够把空间使用的自由度传递给每个使用者,从而让他们能够以舒适的状态积极去探索和发现新鲜事物、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的空间就可以称为是一个好的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佛山勒流中学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成为母亲后,或许是因为陪伴孩子成长比较多,对孩子有了更多的观察,这使得我在做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项目时的观念也生了一些改变,比较明显的一点是关于空间尺度。

我们的建筑教育中,关于空间尺度是非常具体的,比如每个人的肩宽是60cm,在设定走廊通道空间的通行宽度时候,一般以每股人流60cm或60cm加上单人提包、提行李的10cm宽度来计算。这是以特别具体的数字来确定空间中的人体尺度的。一位正在爬行阶段的小朋友的肩宽只有不到30cm,以她为空间使用者主体就会发现,原来空间的定义不是传统接的三维空间尺度数字,而是一个小小的生命体在用她的身体激活的一系列身体体验。她会钻到桌子底下,或者从低处爬到高处,从一个水平界面到另一个的水平界面,甚至尝试站立,将向下的视角逐渐抬高,转换为正面视角等等。在日常照看婴儿的过程中,我会观察她很多的行动方式,如果把这些行动方式拆分成一系列的肢体动作和空间行为,那么空间的定义变成了一些连环画,孩子的每个动作就是一帧场景,将来或许有可能会转化为设计的一部分。

阿尔多·凡·艾克做的阿姆斯特丹孤儿院中,有一个空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门廊中有根柱子,柱子下面画了一个圆圈。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绕着这个柱子,一直在不停地转圈圈。建筑师在设计时,只给了一个2m见方的小门廊,但是这带来了使用者对这个空间的重新定义,小朋友绕着柱子转圈跑,或者小伙伴之间的追逐互动,使用者在有限的空间尺度内探索到的身体体验是无限的。在传统设计中可能会认为这个空间很没有意义,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却是特别大的乐趣所在,我觉得这就是使用者的行为带来的空间定义变化。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阿姆斯特丹孤儿院,阿尔多·凡·艾克 © CCA Mellon Lectures

或许之后我们在做小学校或者幼儿空间时,会把对自己孩子行为的观察,更生动地尺度化和空间化。比如把不同的行为拆解成孩子的身体对空间的探索和尺度关系,让孩子们在探索中自由学习、与他人建立联系,或者实现自我的发展可能性。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未来教育空间或许会打破传统的空间定义。我们早些年研究共享办公空间,发现当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依靠移动互联去办公时,原来传统办公空间的定义就会被打破。城市里很多资源会溶解到办公空间中,每个个体或许可以更灵活地利用城市资源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高丽营幼儿园 概念分析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高丽营幼儿园

一般说教育空间,主要针对是幼儿园、中小学校或者大学等。这些使用者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传统的学校里面接受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授课教育,但我相信在未来,严格纪律性的学习一定会需要大量非纪律性的、非强制性、非正规性的、非正式的学习作为补充。现在家庭的职业构成越来越多元,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在自我学习,接受职业再教育或自我提升。社会变化带来的挑战、经济发展的诉求和各种学习资源便利性条件下,每个人都有终身学习的可能。未来,学习和吸收知识及新鲜事物经常会成为社群交流、家庭社交的行为主题:人们可能会通过在自然中露营学习生物和地理知识,在咖啡厅和图书馆看书、工作,在画廊展览上学习跟艺术相关的知识,在购物中心学习跟时尚、消费有关的内容等等。

未来理想的教育空间,将不拘泥于传统的空间范围。人们可以走出校园,在城市、社会中获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在动态的学习中,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社会也会呈现一种更多元的状态。这可能会给建筑师带来挑战,但我很期待这种挑战,因为,有新的可能性出现,才能激发更多的探索。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窦店幼儿园

建言思想汇之张淼

【建言丨对话张淼】多元化未来学习场景,重新定义教育空间

合 作 方 :建筑档案

除特别注明外,

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oca Gallery编辑。

欢迎设计师和建筑师

线下体验 Roca Gallery

感受创意空间的美妙

阅读:2499
2023-06-16 15:05:18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3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oohsunyy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