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GLC(中国) · 2024-12-10 14:05:08
在以精细化运营为主的时代,商业地产出现很多经典的、有趣的、创意的,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小而美商业,它们在有限的空间内,集中注意力于“精”和“美”,通过精心的打造与设计,最大化的利用内部面积,具有购物、休闲、娱乐和美食等多种功能,让小小的商业体释放巨大的能量,吸引周边社区、所在城市居民,甚至是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人前来体验、打卡。
01
三里屯一号场T+MALL
年轻态潮流聚集地
三里屯一号场T+MALL由北京通盈中心升级改造而来,改造前主要是以餐饮业态为主,主入口位置较为隐秘,动线单一,难以满足新世代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改造后以塑造商业新物种“T+”为核心,从业态品牌到场景规划全面升级,主攻产品升级的差异化,打造全新年轻力社交地标性商业。
T+MALL定位“玩家新聚场”,聚焦年轻人的兴趣圈层和社群活动,对年轻人所热衷的潮流文化进行串联上,用先锋潮流、城市运动、文艺复兴、宠物友好、慢调治愈和数字艺术链接,充分引领年轻的目标客群对三里屯一号场这个城市空间的想象力。
项目以科技潮酷的硬核手法进行风格的焕新和多变的场景,借助玩家打卡通关的概念,一共打造了4个玩家关卡:头号舞台、玩家营地、幻影魔方和潮流隧道。
头号舞台通过一个全新LED竖屏和层叠趣味的大台阶,形成了有高度的看景舞台,提供给室外主广场举办更多活动的机会,也成为了项目的崭新的标志。
东广场规划了城市营地、露营绿地、闹市庭院、玩家入口等一系列空间,把室内外的边界通过餐饮外摆进行渗透,让更多的消费者社交、商业场景在商业的外部随时随地发生。
幻影魔方根据不同活动、不同IP内容、不同节日随时可变换灯光和内容的光影盒子,在两侧采用了LED屏幕,增加了多媒体的互动和展示,让不同的消费族群在这里举办属于年轻人的聚会。
潮流隧道以冷峻、硬朗、科技风为主,制造出空间的秩序感,让更多的画面,留给精彩纷呈的品牌店铺。
T+ MALL的业态布局更加侧重娱乐化,从音乐、运动、艺术及潮流IP文化等方面围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展开探索,以品质与调性并重的标准引入年轻化、社交化、娱乐化品牌组合新搭配。持续引进新青年文化厂牌AKOMA2.0、SMFK、Alimentari Grande华北首店、SL Live全国首家品牌形象旗舰店、BLACK PLUMS COFFEE等品牌。
试营业期间,T+ MALL推出了“T+宇宙”体验活动,以3D裸眼屏、巨幕屏、环形屏为线下硬件载体,结合线上AR小程序作为用户交互触点,让顾客们参与摇铃唤醒圣诞老人的趣味互动,活动共吸引了近万名顾客参与,并引起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广泛关注。
随着年轻化、潮流化的消费理念逐渐占据主导,主流消费偏好和倾向正在发生改变,更加注重个人兴趣、情感诉求和自我实现,更加追求真实性、场景化的消费体验。T+ MALL的探索,为商场业态创新升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02
阿云朵仓
小而美的理想之地
“阿云朵仓”,源于彝族语言,意为“我们的理想之地”。作为全新潮流聚集地,阿云朵仓打破了传统商业项目模式,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呈现很多沉浸式体验场景。项目位于贵阳市的新城区——观山湖区,新城区具有年轻、时尚、潮流的底色,越来越多年轻人扎根于此。阿云朵仓的打造,也是以时尚潮玩为主,引入多家新兴品牌,集住宿、饮食、购物、文娱、体育等多元化消费场景为一体。
从空间来看,阿云朵仓分成了室外和室内两个部分。在阿云朵仓的室外广场,这里原本的人工湖被改造成户外艺术纯公共空间,形成两大多功能空间,分别是丘浪滑板场和红鱼剧场,同时还打造了 3所精神建筑,分别是银杏礼堂、洗马书苑和大利戏台。它们在设计上分别致敬了在地人文和自然,三所建筑的名字分别取自贵阳、遵义、毕节下辖的三处村落。而这些建筑构型灵感,则以黔西南的光影溶洞与天坑树林为原型,整个空间风格多样又灵动。
目前,阿云朵仓全新呈现的商业面积还不足1万方,商业空间以“洞穴村落”为主题,将各类商户、店铺、档口排布其中,致力于贵州风土的当代表达。这种传统文化的新转述,正是当下年轻消费者所青睐的。
入口处的商业集群「盐仓」,集合了全国20余家小而美的主理人品牌,涵盖咖啡、零售、宠物、文创、生活方式等类型,包括JuJu咖啡特调、Puffly布丁商店、创意生活方式品牌Tagi等品牌。
室内端侧打造了一处美食食堂,容纳了20多家美食档口,命名「长桌食集」。入驻的档口都是一些地道的贵州特色小吃,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以口味和人气为核心甄选标准。
如今,阿云朵仓发展成有100多个主理人品牌入驻的社区商业。不断链接全国优秀的活动主体,比如怪兽部落、银盐市集等团队,展开深度合作。2023年,阿云朵仓举办各类活动超500场。其中,银盐市集和「上山玩玩」跨年活动两场大型活动,更是在非标商业中掀起了很高的热度。
03
上生·新所二期
长宁代官山
上生·新所是上海市长宁区推行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组成部分之一,自对外开放之初便把文艺活动与建筑空间进行定制结合,引入及自行孵化文艺活动IP,如悬疑戏剧周、咖啡戏剧节、喜剧周末等,逐步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文化艺术、生活方式街区”的标签。
上生·新所二期共新建五栋多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4万㎡,以“魔方里的小森林”为设计理念,打造了集办公、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森林街区。
设计上延续一期工业建筑的包豪斯风格,加入了高密度的自然绿植元素,并融入老建筑的独特元素,保留城市记忆。
整体结合“聚落魔方”和“街区里巷”的设计语言,以“魔方”为单位,楼栋建筑空间相交融,多元业态相交叠;以“主广场+内苑”为形式,多维度的公共空间一步一景,营造了和谐的公共社交空间及氛围。
公共空间较一期增加近2000㎡,除了随处可见的街角花园,这里还有供人休憩的大阶梯、屋顶花园、绿色楼梯等打卡点,非常符合当前消费者热爱的 “公园20分钟效应”的生活趋势。
整个园区的植物造景,以杉树与蕨类植物为主,通过用心的搭配与设计,生机盎然又充满野性,呈现出都市森林的既视感,人们漫步其中,感受城市生活中的舒适惬意。
业态上,二期有蓝瓶咖啡、PIZZERIA、Reebok&nautica复古联合店、Ozark Hub户外生活馆、PURE Electric中国首店、开吉茶馆、光学产品生产厂商适马(SIGMA)前店后企等。
作为“咖啡界的Apple”,蓝瓶咖啡在此的门店面积不大,但极简风的设计拥有大面积留白,令空间显得更为宽敞。意大利餐厅PIZZERIA,主打窑炉披萨。选用拿坡里披萨协会AVPN认证食材,按照传承非遗制作工艺,带来多款意式地道美食。
未来,上生·新所二期还将持续引入户外运动、自然环保、小众有品、更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品牌。
除了建筑、景观的更新,上生·新所二期还融入了“宠物友好”理念。作为“宠物可入园,但不可落地”的半友好型场所,三个入口都放置了可免费借用的宠物推车。
上生·新所充分利用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优势,以在地文化为托底,增强了项目吸引力。加之嵌入在居民社区,重视在地体验,以新兴的生活方式为定位,最终带来了项目的持续火爆。
04
上海泛太大厦
小巷里的文艺复兴
上海延安西路高架下藏着一个小众的创意园改造项目——泛太大厦。它的前身是上海玩具九厂,跟随城市更新的脚步,曾经的旧厂房变身为泰式“小清迈”网红街区,经过改造的泛太大厦引进不少宝藏小店,加上新潮又复古的工业建筑风格,这里重新焕发了生机。
项目整体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南片区是在保有原有办公楼的基础上,将原有的架空停车库进行再利用,打造成休闲餐饮空间。北片区则是将原有的配套用房进行再利用,打造为特色小商业空间。
泛太大厦占地不大,店铺主要分布在主干道两侧,一楼开放式区域是餐厅、酒馆、下午茶,楼上有工作室和办公室等。在公共空间的墙角里还创意性地利用半扇旧车门打造了一个小型“喷泉”景观,充满艺术气息的角落也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打卡点之一。
园区内聚集了一些有趣的小店,其中,星期天的电球引换所、barque八口餐酒馆、Polly Coffee&Music、夏朵十二篮都是知名的魔都西餐厅夏朵旗下的品牌。
「星期天的电球引换所」主营台湾菜,在几年前就是上海小有名气的台湾家庭料理小酒馆,因此它也成为了许多人对泛太大厦的第一印象。店铺还原了台北老街“迪化街”三进门的构造,布满了复古的收集品和装饰,墙面上循环播放着黑白色调的电影,仿佛穿越到七八十年代,夜间会提供酒精,每周三还会播放电影,适合朋友聚会小憩。
在「星期天的电球引换所」的对面是「Polly Coffee&Music」,这是一间能看电影听演奏的咖啡书吧。两层的loft,加上拱门和台阶设计构成剧院舞台,搭配电影幕布,不定期会举办小型音乐会、电影之夜等各种活动。
「barque八口餐酒馆」复刻了法国电影的场景,黑白格的地板以及棕榈叶的搭配展现了欧洲风格,楼上的绿植悬挂在店门口,很有记忆点。
「夏朵十二篮」是上海知名的手作面包店,位于泛太大厦入口的右手边,隔着玻璃落地窗能看到一个个柜台里放满了各种面包、蛋糕、饼干。
除了餐饮业态外,还有Brook&Breeze手作单车店、aède花店、TangoCool Shanghai阿根廷探戈舞蹈室。
泛太大厦面积虽小,却不失精致,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控,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商业氛围和消费体验。通过这种差异化的经营理念,成功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小体量也不再是透明的小配角,一样能成长为商业市场中的重要角色。
结 语
小而精,精而美的商业项目,逐渐成为城市商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们通常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多元的兴趣爱好、社交需求为抓手,将每一处场景的体验感做到极致,融入低密度、高品质、强互动的商业设施,让消费者留下美好的体验。
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商业购物中心的作用越来越具备“公共属性”,它不再仅仅是一个买东西或者吃饭的商业空间,而是越来越公共化,成为一个区域或者城市的公共交流地。小型的商业项目通常规模不大,调整经营方向的成本较低,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既能满足当代消费者追逐网红打卡产品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具有休闲步行街区的尺度和闲适氛围,所以越来越受到青睐。
注: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
规划与设计可持续空间
助力客户实现商业价值
GLC由Eddie S.Y. Wang王松筠先生创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在广州、上海设立分公司。GLC一贯专注于商业休闲地产领域,以商业运营成功为先导,展开全链设计服务,是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IP策划设计与商策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创意设计集团。
多年来,GLC致力于空间价值缔造与重塑,跨界创新营造众多商业项目,实现业主恒久的建筑资产。设计从业态布局规划开始,直至视觉信息细节,每一个设计环节都力求高质量、高标准,并融合科学与创意,最大提升商业运营价值。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