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MAD建筑事务所 · 2021-01-23 14:25:36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 永久馆藏个展“MAD X”于4月10日开幕。 此次展览展示了蓬皮杜永久收藏的来自MAD 10个项目的建筑模型,同时也发布了同名出版新作《MAD X》。
MAD X 展览现场“梦露大厦”模型, 摄影Harimao Lee
同名出版新作《MAD X》
请点击文末二维码或“点击原文”购买
为什么会是这 10 个项目?
从最早2012年建成的“ 梦露大厦 ”,
到2022年将要建成的“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 ”,
他们表达了怎样的设计理念、
MAD的什么设计思想?
背后又有怎样故事?
从今日起,
MAD将会每周与大家近看这10个项目。
“MAD X”永久收藏展
2019年4月—2020年4月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4层28厅
前记
何为"MAD X"?
X ,有 10 个项目的意思,
它同“MAD”带有 双重含义 一样,
也带有另一个的意思
“ 未知 ”。
在这个展览中,
我们将这些 山水画 一般的
模型置于同一个房间,
和他们在 现代火柴盒城市 中所造成的反差效果不同,
他们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新城市,
具有 东方哲学 中 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意境 。
它充满未知,但又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
“MAD X——反思现代城市篇”之
“梦露大厦”
▼ 法 国《世界报》建筑评论家Frederic Edelmann▼
“ 被昵称为“梦露大厦”的双塔,
在 本为平淡无奇 的城市土地上 尽情地舞动摇曳 。”
▼加拿大《环球邮报》▼
漂亮、性感,
区别于传统的 现代主义方盒子水泥 高层
——我们自二战就一直看着的无聊之物。
▼Domus▼
双塔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它们的平面图,
而在于 小旋转的累计效应 。
MAD对于梦露大厦的抱负,
不仅是要创建 让我们产生感情的形式 ,
在产生共鸣的天平的另一端,
是要 把人们聚集在一起 。
思考
马岩松《山水城市》节选
工业文明前的传统社会,
宗教占据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
宗教性建筑自然都会被拔高,
以此表达人们对神和对领袖的崇拜。
到了 工业时代 ,神被工业机器拉下神坛,
宗教性建筑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 更为拔高的商业摩天楼 。
现代城市建筑在垂直方向不断拓展,
不断 试图 触探更高的天空 。
这些楼象征的不是神性,
而是 权力和资本 。
而这种对高度的野心和欲望,
最终导致了 城市的盲目扩张
和 物质表象 的炫耀攀比。
为巩固 权力和资本 而修筑的建筑所传达出的信心,
与城市居民的 精神诉求
以及他们的 想象力 并无关联。
城市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物质躯壳,
而不是城市居民的 心灵归属地 。
人,依旧渺小。
缘起
密西沙加, 加拿大第六大城市 ,大多伦多地区内的重要交通枢纽。 与北美其它迅速发展的近郊城市一样,密西沙加一直在 努力寻找着 自己的性格和定位 。
2005年底,当地决定举办 40年来首次公开 的高层建筑设计国际竞赛,希望寻找一个创新的设计,建设一栋具有时代意义的超高层建筑,从而树立城市新形象。
彼时MAD正处于事务所成立的初期,年轻的MAD团队虽还没有真正落地的建筑实践项目,但大量的竞赛经验为MAD积累了 反思城市 的经验。在deadline结束前的最后一刻,MAD递交了设计。
MAD认为密西沙加 没有必要 再像那些典型的城郊一样,一心梦想着变成大都市,而有可能 反思自己地域的独特性 ,考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回应日益膨胀的城市需求。设计也不应再屈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 更高层次的复杂性 ,来更多元地 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 的多样化,多层模糊的需求。
中国建筑师首次赢得海外地标设计权
2006年1月30日,竞赛主办方宣布,
在全球70个国家的92份提案中,
最终有6个团队入围,MAD便是其中之一。
经过方案深化和公众及专家的投票,
MAD最终赢得竞赛。
MAD方案所获得的公众投票数,
甚至超过了其余5个方案的票数总和。
最后6强
MAD认为住宅建筑本身
就是对 自然和环境 的反应和强调 ,
而高层建筑的设计
更是对 地理和社会环境 的一种有力的陈述。
最终设计中,连续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
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 垂直线条被取消 了,
整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同角度的旋转,
来对应不同高度的景观感受。
3月28日,
密西沙加市长黑兹尔·麦卡利恩女士
在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宣布,
来自中国的MAD建筑事务所赢得此次竞赛。
MAD也成为了首家
获得海外地标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事务所。
MAD合伙人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及密西沙加前市长麦卡利恩女士
2006年3月28日
加拿大发行量最大报纸《加拿大明星报》
2006年3月30日
正如MAD在方案中所描绘的,曲线的形态不仅使其成为密西沙加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更激发了当地居民的 想象力 。
当地居民为建筑所起的“梦露大厦”昵称深入人心,并且大受追捧。在推出市场的一个星期内,梦露大厦四百多套公寓在比市场价格高20%到30%的情况下全部售罄,开发商立即规划在首栋建筑旁边开建第二栋“梦露大厦”,甚至向MAD表示不用再做任何设计即可获双倍设计费。但MAD认为,“梦露大厦”的设计本身就是对 现代城市高层的反思及批判 。每一个设计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绝不可能复制 ,于是重新作出新的方案:新方案与第一栋建筑形成有 呼应关系 的 姐妹塔 。
挑战
项目的结构工程师曾笑说:“因为琢磨‘梦露大厦’的结构,差点闯了红灯出车祸。”除去混凝土结构的复杂性,仅玻璃幕墙一项,也让当时的MAD费劲心思。
梦露大厦动工初期
2008年3月17日
当年梦露大厦工地办公室现场
由于造价预算限制,幕墙无法使用超白玻。尽管他们在众多样板中选定了材质,然而施工时幕墙玻璃仍出现了偏色及色差的问题。MAD在看到业主发来的照片后,立刻飞往施工现场,最后通过反转彩釉点的办法,将放在建筑内部的彩釉点移到建筑外立面,利用彩釉点的白色遮掉玻璃的蓝绿色。这样既没有浪费任何材料,又实现了与设计方案高度一致的视觉效果。
马岩松与合作建筑师于“梦露大厦”工地
2008年3月17日
连续的阳台与其他高层的外立面区分开来。
承重墙被拉长,随着楼层平面的旋转而变得更窄。
大厦还同时拥有悬挑阳台。
梦露大厦户型图
不同的楼层具有相似的螺旋形式。
整栋建筑的每个楼层旋转半度,中间部分旋转1-4度。
一座建筑改变一座城
“梦露大厦”于2012 年建成,当时的密西沙加市市长、连任36年的麦卡利恩女士这样说道:“梦露大厦为密西沙加的建筑设计定下了 新的高度 , 它改变了密西沙加市 。
建成后的梦露大厦引发了全球设计领域的关注,
在当年即拿下诸多设计大奖:
CTBUH “2012 年度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
EMPORIS“2012年度全球最佳摩天楼”,
ArchDaily “年度最佳建筑”。
密西沙加前市长麦卡利恩女士于梦露大厦
“梦露大厦”设计说明的最后一句:
“我们希望‘梦露大厦’可以 唤醒
大城市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
感受到 阳光和风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建成之后,
“梦露大厦”也实现了当初的愿景,
“一座建筑改变一座城” ,
同时也成了这座城 生活 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上人们记载的“梦露大厦”
梦露大厦
2005-2012
地点: 加拿大密西沙加市
类型: 住宅
塔楼 A: 45,000 平方米, 56 层/170 米
塔楼 B: 40,000 平方米, 50 层/150 米
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早野洋介, 党群
设计团队: 于魁, 赵伟, Florian Pucher, 赵凡, 郝奕, 要梦瑶, 沈军, Robert Groessinger, 易文真, 柳苑, 李娟琨, Max Lonnqvist, Eric Spencer
合作建筑师: BURKA Architects INC.
结构工程师: SIGMUND, SOUDACK & ASSOCIATES INC.
机械工程师: ECE Group
电气工程师: ECE Group
景观建筑师: NAK Design
室内设计师: ESQAPE Design
* 建筑摄影: Iwan Baan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