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建筑师

    风景园林杂志 · 2022-09-26 09:13:32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今天上午,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主办,中国风景园林思想研究中心、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暨新书导读与发布会圆满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师生线上线下共聚,深切地缅怀了孟兆祯先生及其为风景园林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孟兆祯先生的家人、同事、学生、挚友代表40余人共聚于北京林业大学,还有北京林业大学校领导以及园林学院的院领导参会。

本次会议分为孟先生追忆会和新书导读会两个半场,上半场追忆会为线下形式,下半场新书导读会以线下+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嘉宾们都深切表达了对孟先生的怀念和赞颂之情,以及孟先生对他们个人生涯的积极影响。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嘉宾合影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第一阶段 孟先生追忆会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孟兆祯先生
【主持人致辞】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郑曦教授代表园林学院对参加此次孟先生新书发布及导读会的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谈到,2022年7月15日孟兆祯院士去世,其遗著将于近期出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举办“共襄”——孟兆祯先生《中国园林理法》《中国园林鉴赏》《中国园林精粹》新书发布及导读会,是为了纪念孟院士走过的不同凡响、精彩纷呈的一生,他的理论思想和设计实践深深影响了几代人,成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界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宝贵财富。今天在这里追思他、纪念他,还要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承他的精神,这是对孟院士更为永久的纪念。郑曦院长还一一介绍了前来参会的嘉宾。他们有来自业界的代表,孟兆祯先生的同事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家人代表,还有北京林业大学校领导以及园林学院的院领导。

【行业代表发言】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檀馨女士对启蒙老师孟先生的过往经历进行回忆,并总结孟先生“着了迷”的处事态度。在她回忆中,孟先生对京剧和园林都是“着了迷”,几十年来,他激情满怀,落笔成书,教学育人,引领行业,对喜爱的事业都满怀热情,这也是他能取得成就最大的原因。因此,檀馨老师提醒年轻一代的老师和学生,要把老一辈对园林的追求和探索精神接力和传承下去,投入自己的心血,对培养自己的学校和社会怀有感恩之心,一代一代续航。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原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刘秀晨先生首先表达了对孟先生的感谢和怀念,感叹孟先生作为一个园林大家依然满怀对艺术的深切热爱,将专业科学和艺术结合做到极致。接着回忆了自己初识孟先生的经历,自己因京剧和孟先生成为知音,与孟先生逐渐变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从学品、艺品、人品3个方面称赞孟先生的成就之高:孟先生在学术成就方面,对承德避暑山庄做出了最透彻的解读;在艺术成就方面,孟先生的京剧、二胡造诣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赞颂了孟先生的人品贵重。感恩了孟先生以往对自己生活上的照拂。最后他感谢本次会议弥补了缺少追悼会的遗憾,可以让自己抒发对孟先生的真切情感。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端木歧先生表达了他对孟先生由衷的敬意。他先提到对孟先生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项目和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园两个项目上的指导与帮助留下的深刻印象,然后提到了孟先生学术思想的前瞻性。最后,他表达了希望孟先生学术思想能够永远传承下去的美好祝愿,对先生的认真指导和对后辈的关心以及先生树立的楷模作用表示感谢。

【同事代表发言】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白日新先生总结良师益友孟先生的处事原则,一是率真待人,二是教学处事认真深入,三是在风景园林事业中求真守正,孟先生在风景园林领域追求真善美,最后总结出守正创新的传承精神。白先生再次回忆与孟先生最后的微信交流,孟先生最后发给他的甲骨文内容让他记忆犹新,时刻研习,认为其中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并能借此思念孟先生。语短情长,两位老先生的相交相知令人动容。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唐学山先生引用清代学者金缨的格言,称孟先生是一位大才大志之人,称赞孟先生在园林、书法、京剧、烹饪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他的追忆内容从3个方面展开:一是称孟先生作为园林奇才,是园林界的福气,引导着园林事业向前;二是感叹孟先生学术有今天的成功体现出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精神,指出当代学子要把孟先生的思想传递下去,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传统园林;三是回忆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参与友谊宾馆建设方案规划的经历,表示从孟先生身上学到了传统文化无穷的智慧。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黄庆喜先生追溯了孟先生一路以来的教育生涯和学术历程,细数孟先生为学校以及风景园林学做出的贡献。他回忆了在大学时期关于园林专业办不办的问题,孟先生给国家建设部写信并希望上达中央,要求恢复园林专业。然后,提到了孟先生对于加强理论、设计、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学术坚持。最后,他表示,孟兆祯先生的治学理念和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应学习其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传承学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推动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学生代表发言】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李炜民先生作为孟兆祯院士的学生代表,回忆了求学时期与孟先生的有趣事迹,感慨孟先生生活中的品味与讲究,并佩服他对行业的热情。他还回忆起孟先生写的诗句对自己的启发,以及初入社会时孟先生对自己的帮助。在他看来,孟先生把自己当成了朋友,是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孟先生对他的影响使他退休后仍想跟随孟先生继续学习,并鼓励年轻一代要继续传承孟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家人代表发言】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孟兆祯之子孟凡先生首先代表孟先生的子女、亲属对现场嘉宾进行了三方面的感谢。一是对北京出版集团表达感谢,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以及薛晓飞等师生对书籍的编撰表达感谢;二是感谢本次新书推介活动及追忆会的开展;三是感谢在座各位领导和嘉宾,父亲的挚友、同事、学生等的到来。其次他分享了几张孟先生的照片及其背后的趣事,照片摄于2017年深秋,是孟先生进行园冶园设计方案任务的时期,生动展现了孟先生无比投入的工作状态。最后他表达了孟先生的离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希望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开始,未来在传统园林的古树上能结出新的果实。

第二阶段 孟先生新书导读会

本阶段由北京林业大学薛晓飞副教授主持,详细解读了孟兆祯先生的《中国园林理法》《中国园林鉴赏》《中国园林精粹》3本新书。

【大家小书丛书出版介绍】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文津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忠波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大家小书丛书整体出版情况。他首先介绍了“大家”和“小书”的含义,即书的作者是大家,但又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小书则只是就其篇幅而言。其次介绍了大家小书的规模、通识性、经典性、学科、设计、获得奖项、产品线、后续书目等关键词。最后他表示,很幸运能够出版孟先生的作品,让大家能够了解风景园林的思想,希望大家小书成为专家写给大家的小科普,人人都能读懂的通识书。

【编撰过程分享】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北京林业大学薛晓飞副教授作为本次丛书编撰小组的主要成员,介绍了丛书编写的起源和出版形式。以“书是写给大家看”为本套丛书的编撰宗旨,分专题地整理孟先生学术思想。从《园衍》中选取孟先生学术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理法第二”章节,编成中国园林理法一书;选取孟先生学术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名景析要”章节,编成中国园林鉴赏一书;从《孟兆祯文集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中择选孟先生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成《中国园林精粹》一书。他介绍到新书排版和装帧设计上更贴近科普读物,但所选文字部分原文未动,严格保持了孟先生学术思想的原真性。更多的变化在于重新选取大量专业性和观赏性更好的图片,更有利于吸引普通读者的兴趣,提高可读性。最后他对支持与帮助本书出版的各界人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新书导读】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强调了《中国园林精粹》一书内容之丰富。他认为这本书不仅是对园林艺术的研究,更是以园林艺术为主的中国园林的综合研究;另外,孟先生作为一个杰出的风景园林师具有的大格局在本书中得到很好的呈现;最重要的是,本书不仅值得深入研究,阅读起来还十分轻松,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接着他从书籍六个章节:中国园林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哲理、假山浅识、掇山技术、北海假山艺术、颐和园理水艺术分别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再次展现孟先生在园林艺术的全局观和大格局。最后总结《中国园林精粹》一书是孟先生几十年思想的汇总,阅读此书会对风景园林有更深的认识。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金路先生导读了《中国园林鉴赏》一书。他首先阐述了导读的必要性;其次从传统园林视角、假山研究立足、历史现实交织、整体局部兼顾、内容层次丰富等方面梳理本书的导读信息。然后分别分析帝王宫苑和私家园林两种园林的特点,为大家进行了介绍,他认为私家园林有私人住宅、超越时空的精神家园、城市山林、具有生命气机、人生的避风港、可引发哲学思辨的特点;帝王宫苑有天下情怀、蕴含治国理政思想、帝王精神高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诗意栖居境界的特点。最后他表示,研读孟院士学术著作后,对中国园林的大是大非认知会更清晰,对精微技艺加深品味,希望读者能够尽快看懂《中国园林鉴赏》,走进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

共襄|孟兆祯先生追忆会及新书发布导读会顺利举办

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对《中国园林理法》进行了导读,他认为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精致,是说明孟先生在中国园林界核心地位的一本书。书中提到:中国园林艺术从创作过程来看,设计序列有明旨、相地、立意、布局、理微和余韵等环节,借景作为中心环节与每个环节都构成必然依赖关系。并分别从以上几个环节详细介绍了其内涵。最后他单独解读了掇山一章的内容提要,并结合孟先生作品实例进行分析。他认为此书梳理了园林设计过程中的视觉与情感。最后他表示,孟先生书中非常强调细节,园林艺术需要主观细观并重,强调日涉成趣。

本次会议以孟兆祯先生追忆会为契机,回顾了孟兆祯先生充满人格魅力的学术、教学、生活等方面的故事。以新书为载体,共同品悟了孟先生在园林事业上的卓越成就,向社会各界以及园林学子再次传达和发掘了孟先生的学术精神。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永远铭记孟兆祯先生!

摄影 马智森

采编 李清清 高静然 刘语欣 邓玲艺

微信编辑 师青霞

审核 薛晓飞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阅读:1022
2022-09-26 09:13:32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风景园林杂志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