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建筑师

    德国HPP建筑事务所 · 2023-12-27 14:46:50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今年正值HPP建筑事务所90周年生日,为此我们与《建筑实践》(以下简称AP) 杂志合作,特别策划出版了一期特辑《回/望明日·HPP90周年及在中国的发展》。书中收录了HPP在中国的代表性作品及其“循环经济” 理念的代表作——摇篮大楼,并记载了HPP团队有关事务所设计理念与成长之路的洞见。本期为杂志分享系列的最后一期。了解杂志更多内容,请点击上方图片。

 

VOL.5

 

将活力、开放、多元

折射在作品里

任齐 | HPP联合合伙人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AP:HPP在中国一直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否概述下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您认为的代表项目?

 

任齐:HPP自90年代就开始接触中国市场,做过一些国际竞赛,2006年赢得上海2010年世博会世博村项目,随后便正式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代表项目有2016年中标的徐家汇体育公园和浦东足球场,它们是当年上海两大城市级别的重要体育项目。同时,以徐家汇体育公园为起点,HPP的项目类型后来渐渐呈现多元化,除了早期的办公外,体育、文化、教育、城市更新均开始涉足,还逐步展开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相关业务。

伴随项目类型的拓展,公司团队构成也变得更丰富,先后成立了室内、规划和景观团队。如今,HPP的很多项目都是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不少大规模项目在投标阶段就是多个专业的设计师共同参与。作为一家具有综合设计能力的事务所,HPP一直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中持续输出其独有的价值观,希望以此对社会和大众的人居环境产生更深远、更积极的影响。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市民活跃其中的徐家汇体育公园 © CreatAR Images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湛江文化中心 © HPP

 

AP:您有德国的留学经历,德国建筑设计的精神内核、设计品质对您的建筑观有怎样的触动和改变?

 

任齐:我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在美院的学习主要培养了我的创造力和艺术敏感度。到德国留学以后,系统地学习了建筑专业,充分理解到建筑设计上的理性表达。毕业后我就加入了HPP。当时总部有一位设计总监曾说过一句很“哲学”的话:建筑设计是先做建筑,再做设计,而不是反过来。相比造型上的追求,德国建筑师会在模数等问题上考虑得非常仔细。起初我并不理解,后来才发现越到项目后期,德国建筑师严谨的考虑对于项目落地的品质影响就越明显,越体现出其价值。

在德国留学和在德国公司工作的经历让我了解到建筑设计中,以功能、使用者为出发点的“理性”和以艺术、创意为追求的“感性”是同等重要的。两者要共同作用,才能产生出建筑的“美感”。这是我在设计中所追求的一种价值,也是HPP对其建筑师的期待。

 

AP:HPP在怎样的契机下参与到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项目中?贵司在德国有很多专业足球场的项目案例。这些对该项目有怎样的帮助?

 

任齐:徐家汇体育公园既是体育项目,又是改造项目,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还包含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当时在国内外没有可以对标的先例,在中国可借鉴的案例也很少。但体育建筑和旧改恰恰都是HPP德国总部的优势,于是总部的设计师分享给我们很多经验,还介绍了国际化的标准和相关专业的顾问公司等。

 

AP:在这个复杂的 “综合型” 城市更新项目中,HPP的设计亮点是什么?反映出怎样的价值追求?

 

任齐:关于徐家汇的整体设计思路,我这里说一下地块内唯一的新建综合馆万体汇,也是整个设计的亮点之一。HPP提出了“地景式”建筑这一概念,将新建综合馆放到半地下空间,一是尊重万体馆、游泳馆、“八万人”体育场这几张上海城市历史名片,让项目中唯一的新建建筑和谐地融入;二是联通地下轨道交通,使人们无需绕至场地外部便可顺畅进入,解决了将公共交通引入公园的问题。新建建筑两端以斜坡自然过渡,最大化地烘托现有4座保留建筑,高起的部分不仅满足内部球类空间的层高要求,又一定程度上遮挡了来自场地南边高架桥的噪音。

同时,HPP还提出在新建综合馆旁边开辟一个下沉广场,也就是现在的篮球公园。下沉广场消解了地下空间可能带来的压抑感,人们在万体汇中进行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活动时,有自然的采光和通风,与地上空间的感受无异。

正是通过这些人性化设计,该项目提升了这一区域的空间感受和活力能级。HPP始终认为,城市更新的价值便在于此。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 © CreatAR Images

 

AP:同样是更新类项目,基于水泥厂工业遗产进行改造的北京金隅兴发科技园,与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有什么不同?

 

任齐:虽然都有更新,但两个项目所处的环境,以及更新后的职能完全不同。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面对的是来自于城市公共性的挑战,而北京金隅兴发科技园需要回应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尊重工业遗产本身。

金隅兴发科技园位于北京怀柔雁栖湖北侧河防口的长城脚下,其前身是个废弃的水泥厂,改造后是高等研究机构聚集区,最先入驻的是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HPP 的设计最终呈现一种相对朴素的研究院风貌,保留原有建筑的文脉和肌理。水泥厂位于长城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内,有详细的保护要求,因此在改造过程中,HPP提供了更多细致入微的对于建筑本体的改造策略,从形式和功能上赋予工业遗产以新的活力。

 

AP:水泥厂既有建筑和构筑物有其独特的形式。如何平衡这些形式的独特性、趣味性和改造后的日常使用功能?

 

任齐:水泥厂因为其特殊的生产流线,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设施和构筑物。比如筒仓中的“十八仓”,是地块内最高的建筑,我们将其改造成专家工作室,为了实现照明和通风而开了窗口,但严格控制孔洞的大小。还有帐篷库、运输廊道、水塔等,反映了水泥的运送过程。这些标志性构筑物都被保留下来并植入新的功能。改造后部分建筑可对外开放供公众参观,譬如帐篷库作为园区里最具展示性的历史遗存,未来将提供展览及餐饮等多功能服务。

 

AP:改造设计中面临哪些挑战?有哪些不同以往的感受?

 

任齐:作为改造类项目,它涉及整个片区的更新规划而非单栋建筑的更新,园区中还有图书馆、大讲堂等新建建筑。规划局有规定,园区内新建建筑不能超过原有建筑的高度。这样的限制给整个园区的规划、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带来了挑战。

比如核心新建建筑之一—大讲堂,其位于火车轨道线边的园区最低处,只被允许建单层。为了弥补建筑面积的不足,建筑师将其营造为从东侧矿山中“生长”出来的状态,让屋顶与矿山相融。同时,建筑师为内部嵌入采光中庭,西广场与东侧矿山也经由这个采光中庭自然衔接,化解了高差难题。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北京金隅兴发科技园 © 王祥东

 

AP:教育建筑的设计往往和校方的教育理念相关。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对教育、对校园有着怎样的憧憬和构想?

 

任齐:西交利物浦大学是一个国际学校,校方希望建筑能够符合他们国际化特质,强调资源共享,重视各院系之间的交流,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具有科技感的校园。

 

AP:这个建筑整体的形式感非常强。HPP的设计方案是如何回应校方的需求的?

 

任齐:HPP的设计以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为业主量身定制每一个项目。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的设计是和校方日常教学运作方式相契合的。

有别于传统的中国大学校园,太仓校区的整个校园不设围墙,以体现开放性。大家知道中国传统的校园里,院系都是独立的楼栋,每个学生只去自己的系馆,与其他系的交集很少。但太仓校区打破了这个概念,整个校园是一栋“大型建筑”, HPP在中间设计了环形的“学习超市”(Learning Mall),把所有院系通过二层和三层串联起来,同时环形空间作为公共空间,给师生们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沟通可能性,包括非正式的讨论区域及可供预定的教室。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鼓励不同院系的师生进行思维碰撞,校方也非常认可这一想法。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 © CreatAR Images

 

AP:您觉得,相较于其他的德国设计机构,HPP的工作方式、企业文化有什么特点?

 

任齐:在工作模式上,HPP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流程,倡导本土建筑师做本土项目。德国总部现在对中国的项目会从国际化的角度给指导性意见,这不仅给中国设计团队更大的自由度,也促进了设计师和本土业主间的充分交流,激发出项目更大的效益。

中德团队也会有人员交流(Exchange Program),我们这里的建筑师会去德国总部工作,德国办公室也会派建筑师参与到双方的项目中。总部的高级合伙人基本每1—2个月都会来中国,跟我们一块去和业主沟通,讨论设计。另外,每周有例会,德国总部和各海外分部共同参与,每个分公司会介绍目前在做的项目,大家从不同的视角来讨论。这样的学习交流是双向的:几年前我们刚开始做足球场等体育项目时,总部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后来德国同事看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的设计时,由于它有别于方方正正的德系建筑,他们也会感到兴奋、受到启发。

中德两地在设计上是平等开放的,中国的设计团队非常优秀,在本土项目中也发挥着和德国团队一样的设计水准,同时,我们对本土文化也理解得更深刻,这些都是HPP目前在中国的优势。整个公司充满了活力、开放、多元的设计氛围,而这些正向的精神品质也都折射在我们的作品上。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任齐(左)与 Jens Kump(右) © Chris Rausch

本系列文章回顾,请点击下方链接。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任齐:将活力、开放、多元折射在作品里 |《建筑实践》- HPP 90周年特辑节选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阅读:948
2023-12-27 14:46:50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德国HPP建筑事务所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