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建筑师

    建筑档案 · 2024-02-20 14:14:38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前言:

葡语中的 “saudade” … 叠合了乡愁、怀旧、依恋与渴望之意。歌德认为 “saudade” 是葡语中凝聚了“母亲的意象”的词汇。故乡在记忆里被诠释为过去的时光与母亲的怀抱,乡愁则是一种回归的渴望,由此引出了怀旧与依恋的心绪。

即便在葡萄牙,托朗 (Torrão)也是一个鲜有人知晓的的乡镇。托朗坐落于葡萄牙阿连特茹大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年轻人相继离开,托朗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愈加严重。年迈的托朗日复一日地眺望着远处河谷落下的夕阳,逐渐被人遗忘。如何重新激活此类老旧乡镇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而身为建筑师的我们,在这一进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

2024年伊始,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的访学团体Nomads Group,应DaST基金会 (Design a Sustainable Tomorrow)¹邀请,踏上了前往托朗 (Torrão)²的旅程,展开了为期两周的考察与创作。十余个异国小镇的日夜给团队每一个成员都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文章记录了过程中学生们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作者的见闻、所感。文章附录包含对DaST基金会与托朗的基本信息介绍。

初识托朗

会车的重刹将我从迷蒙的睡意中惊醒。穿过连绵起伏的狭窄山路,窗外间断出现的牛群和电线杆顶端筑巢的硕大白鸟都被遮在身后的层叠绿幕之中——在一个晴朗的日暮,我们来到托朗。

Luísa是DaST方接洽我们的托朗本地人,我们一行人跟随她等候在住所门前。此时正是下班的时间,许多车辆从进村的方向陆续驶入。Luísa不断用着并不流畅的英文让我们靠着路边避让——狭窄的石板路只能够容许单量汽车通过。我惊讶于这样小的乡镇竟有如此车流 ,以至于忽略了Luísa在介绍些什么内容。傍晚橙黄色的日光将视线内每一面粗粝的白墙染上色彩, Luísa羊毛卷似的银发边缘也被镶上金边。

直到同行的人将我从对落日的出神中拽出,车马劳顿的我们终于得以下榻。旅店的门同其他欧洲民房一样狭窄,我回头关门,看见对侧屋檐上的灰鸽闪着朱红的眼球,我举起相机,拍摄下来到托朗的第一个黄昏。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1:日暮下的屋檐(顾铮摄)

晚饭之前街角的酒吧已经热闹非凡。入夜之后小镇的街道被沉默的街灯填满,这窄小的酒吧似乎成了托朗夜间唯一的娱乐场所。当地人或许从未真正与中国人打过交道,但他们仍然充满热情地用并不熟习的英语同我们交谈。在里斯本我未曾尝到葡萄牙的“国酒”波特酒,酒吧老板也盛情邀请我们品尝——这是一种沁甜浓厚的葡萄酒,也并没有许多其他葡萄酒中的干涩滋味。它给我带来的感觉是“高饱和度”的,就像这里空气中弥漫着的橄榄成熟的味道,也像是这里家家户户漆上墙根的明艳色彩。我坐在酒吧的角落里,即使只来到托朗半日,酒精的威力协同着周身喧嚣的谈话声,让我体会到身处异乡的实感。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2:Torrão的夜(顾铮摄)

旧巷新街

后来的两三日我都从宿醉中醒来,不幸等待我的却总是连绵的阴雨天。我们窝在工作室内看着阴沉的天,眼前的工作似乎都有着一层无形的阻力——我们实际上并不了解这座乡镇。不同于游人如织的首都里斯本,我们甚至很难在网络上寻找到关于托朗的有效图片与信息——尽管Sónia和Filipa在最初的几天内告诉了我们许多托朗的现状与建筑历史,托朗的全貌仍然像这阴雨的天气一般蒙着一层面纱。因此待雨一停,我们几乎倾巢而出地出门踏访小镇的每一个角落。雨水在石板路的沟壑中汇成涓流,向四周的低处流淌。托朗的地势起伏很大,几乎所有民房都建在坡道上。

我们的工作室所处在的位置是托朗较为老旧的片区,即使是在这样小的乡镇,当地人新建的房屋也与老旧片区分离开来,形成了两个面貌不同的区域。虽然存在些许废弃的房屋,但大多数房屋墙体的表皮都并未因年久而褪落。Filipa告诉我们,托朗的居民每隔几年就会自发将房屋的墙重新粉刷成相同的色彩,因此托朗老区的面貌并不那般倾颓。而较为平坦的地块基本留给了如教堂、学校和公园等公共建筑与片区。老区的民房紧挨在一起,沿着路旁列队,倾斜的屋檐将天空划分成一段段阶梯,我的视线顺势延申至远方的尽头,农田的翠绿与雨后天空灰调的蓝色被两道白色的笔画划开来。在这样阴雨的天气中,农野的色彩格外新鲜夺目。

图3:坡上的房屋(顾铮摄)

坐落于托朗新区的Girassol是负责我们团队晚餐的主要餐厅,餐厅门前宽敞的柏油马路则是贯穿新区的主干道。新区的房屋形制则与老区截然不同,基本由带有私人院落的别墅组成,每家的院子里几乎都有小片景观园圃,常种植着样貌十分出众的多肉观赏植物。然而在每晚前往餐厅的途中,我察觉到新区的这些房屋中鲜少透出夜晚生活的光亮,即使托朗的居民习惯更早的昼夜作息,也未免太过寂静。Filipa告诉我,新区的许多房屋平日并无人居住,部分房屋的拥有者居住在附近更大的城镇中,只有在空闲的周末才偶尔回到托朗打理房屋。间隔相远的低矮路灯在黑暗的夜色中并无太大作用,但每每当从Girassol那栋房屋中流窜而出的暖黄色灯光出现在宽阔道路的尽头时,它就成为了我在陌生乡村夜晚里的信标。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4:Frederic带领参观改造项目(曹广尧摄)

托朗的天气在Frederic到来的一天前放晴。作为DaST的创始人,他在托朗投入了很大一部分的积蓄与晚年的专注。村内的教堂与修道院的修复、橄榄油炼制厂的重造,以及我们正在租用的艺术工作室,都是DaST进行中或是已完成的历史建筑修复与改造项目。我并不喜欢窥探他人行为的动机,也热衷于欣赏废弃建筑的荒凉,但当我站在山坡上的小橘园里望向那深陷蛮荒生长的野草堆中的废弃炼油厂时,回想起Frederic在带领我们一行人走访那些他进行中的修复项目时言语中透露出的热忱与活力——或许我所欣赏的这份荒凉在Frederic的眼中是一种巨大的缺憾。年迈的他有着提携这些同样年迈的建筑一同走向未来的心气,在他漫长的人生中始终坚定地选择去延续这些建筑的生命。

记忆与乡愁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5.6:The Diorama Map(Jess摄)

在离开托朗前的一天,我们以一次邀请全村人来观看的展览来呈现我们工作的成果。我们拍摄记录了托朗几乎所有的建筑及其门窗、立面等建筑细节,并按照公共建筑、民房、商店等不同的建筑属性对它们进行了分类。与此同时,我们也详尽地收集本地不同种类的植物信息,将它们的形象用颜料拓印在了帆布画幅上。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7.8: 植物画(曹广尧摄)

我们将这些图像装订成册,呈现在居民面前,也以手工模型的形式重现了当地部分重要的公共建筑,如钟楼、当地学校以及水塔。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9:模型展 (顾铮摄)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10:调研booklets(Jess摄)

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当地初中的学生加入我们,在巨大的帆布画幅上随性地进行艺术涂鸦,以勾勒出托朗在当地人心中的印象。纵使我们用步履和身体亲身度量了托朗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对于这座异国乡镇,我们始终是短暂的过路人,但当这些生活在平凡村落一生的居民看见自己的家和门前的道路都被一一呈现在一次“展览”之中时,似乎有一种难掩的初登舞台般的惊喜感。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11.12:当地学生加入作画 (林若凡摄)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13: 参展的本地居民(顾铮摄)

我们在柜台上留下一本留言册,在展览结束后,上面多出了许多村民的留言,感谢我们为这个沉静的乡镇注入的活力,以及我们的工作所赋予了他们平淡生活以“被记录的价值”——虽然我并不认为我们的工作具有真正赋予价值的高尚能力,但我们的确以种种创作形式试着去揭示一个乡镇完整的哲学。

在一个难得的晴天中,我放下手头的工作,骑车经过崎岖的土路,前往托朗村外的水库。在这鳞次栉比的村庄之外,自然的伟力倾注在草木茂盛的河滩上,羊群的牧铃声在澄澈的天空中回荡,天赋的朴素给予了托朗外形,印刻在当地居民的身上。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14:山路(顾铮摄)

我乐于见到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笑脸,但在托朗生活的两周里,我始终没有摆脱这座乡镇给我留下的“被遗忘感“。在我们留居托朗最后一夜的晚餐上,我终于向Filipa和Fernando提出了这个观点——我依然能感受到托朗被遗忘的气息。这里没有高中,没有便捷的生活,白天夜晚都寂静。Filipa的孩子也离开了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我们并没有正面谈论这个问题,而是谈到母亲的牺牲和孩子的离去。母亲与托朗的身份是相同的——面对离开与被遗忘,任凭日子过去。

葡语中的 “saudade” 与英文中的 “solitude” 均源于拉丁语中表孤独之意的 “solitates”。但在葡语中,该词叠合了乡愁、怀旧、依恋与渴望之意。歌德认为 “saudade” 是葡语中凝聚了“母亲的意象”的词汇。故乡在记忆里被诠释为过去的时光与母亲的怀抱,乡愁则是一种回归的渴望,由此引出了怀旧与依恋的心绪。几日之前,我们采访了托朗的手工匠人Mário,他在自家的后院复原了一座等比例缩小了的托朗水塔,采用的却是水塔被重建之前的古老的石制模样。他固执地拒绝如今新建的白色水塔,是否正源于他己身的“乡愁”呢?记忆中的托朗随着逝去的时光离开了,老人对前半生的追忆,凝聚在故乡原本的意象周围,氤氲不散。佩索阿曾在诗中描绘过这种怀旧的目光:“特茹河上有许多轮船/对于那些观看已消失的一切的人来说/河面上仍静静地航行着/记忆中的帆船”。我想,当镇民们在画册上翻阅到自己熟悉的家门时,大抵也在回想各自记忆中的帆船。

展览次日的早晨,关上工作室的大门,我透过玻璃窗看见Sónia为我们编织的布艺千纸鹤微微摇动。等到钟塔鸣响第九次钟声,小镇的新一天又开始,我们就在此时离开托朗。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图15:新建的水塔(顾铮摄)

文:黄子易

编辑:卫蓝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托朗纪行 I 拓印乡愁的画布

附录:

1. Design a Sustainable Tomorrow (DaST) 基金会专注于历史建筑修复、保护与改造。多年来,在创始人Frederic Coustols的带领下,DaST始终致力于通过不同尺度的历史建筑修复与文化保护项目,兼顾文化传承、自然资源保护与社会链接,以重新激活历史建筑在现代语境中的活力。自基金会创建以来,完成了众多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与改造项目,包括法国加斯科涅菲乌尔孔古堡 (Castelnau des Fieumarcon) 修复与保护项目 、葡萄牙里斯本贝尔蒙特宫 (Palácio Belmonte) 修复与保护项目、广西省阳朔市旧县改造项目和泰国巴姆宋 (Bam Song) 社区学校重建项目。广受赞誉的同时,项目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工作者与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2000年和2002年,DaST两次荣获由时任英国王储查尔斯三世亲自颁发的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 (RICS)奖章。(来源:https://designasustainabletomorrow.com/)

2.托朗 (Torrão) 是葡萄牙阿连特茹(Alentejo)大区下的一个村庄,总面积1.84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一千人。托朗坐落于丘陵地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与优良的农业资源,村庄外围农田以软木 (Cork) 和橄榄种植为主。托朗老龄化问题严重,大量青年人口前往附近城镇工作与生活,当地人均月收入约为500欧元。即便如此,托朗仍拥有足够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中型超市、酒店与餐厅。与此同时,当地也拥有教堂、修道院和橄榄油炼制场等建筑遗产。美丽的自然景色、丰富的建筑遗产与淳朴热情的民风正是DaST将托朗选为基金会接下来几个项目所在地的重要原因。

活动组织方: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 DaST基金会, Nomads Group

网站信息:https://designasustainabletomorrow.com/

导师及顾问:于加石, 顾铮, Frederic Coustols, Maria Coustols, Sammy Gao, Vasco Braga, Filipa de Assis, Sara Ibrahim, Angelica Rimoldi, Mário Caeiro, Luísa Penedo, Sónia Figueira

总策划:于加石 Jess Yu

参与学生:曹广尧, 陈俊立, 黄子易, 李海格, 李睿彦, 林若凡, 刘傲, 刘晟彤, 刘亦高, 潘懿, 钱佳欣, 强梓珂, 谭楷清, 王艺琳, 卫蓝, 肖珮瑶, 楊頌賢, 张仪, 张倍宁, 朱弘轩

视频负责: 林若凡, 肖珮瑶, 曹广尧, 潘懿, 卫蓝

阅读:886
2024-02-20 14:14:38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建筑档案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