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奥雅纳 · 2023-03-17 13:56:25
© istock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全球航空业遭遇冲击。然而,相对铁路、船运等其他运输模式,高效、灵活的航空运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持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航空业正在经历转型变化的重要时期。后疫情时代,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议题下,国际航空市场将何去何从,中国企业又将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把握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樊晋
奥雅纳副董事
东亚区航空业务负责人
樊晋目前负责领导奥雅纳东亚区航空业务发展,致力推动大型、多专业基础设施项目, 从前期规划到工程交付的各阶段均拥有丰富的经验。从机场到大众运输,多年来,她处于项目交付的最前线,具有对追求卓越的执着、对服务客户的热诚、对理解需求的敏锐、以及对跨地区合作的共情、同理。
樊晋参与的主要机场项目包括美国纽约肯尼迪(JFK)国际机场T4和T5、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齐兹(KAIA)国际机场、台北桃园国际机场T3、新加坡樟宜机场T5、泰国乌塔堡国际机场T3,以及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
© Marcel Lam Photography
▲ 香港国际机场中场客运廊
© WSA Co. Multiplex, Woods Bagot and Arup
▲ 西悉尼南希·伯德·沃尔顿国际机场
© IDA
▲ 麦克坦-宿雾国际机场
© John Nye Photography
▲ 麦克坦-宿雾国际机场木结构屋顶
Q1
国际机场行业的最新趋势?
樊晋: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航空业无疑是受创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然而,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疫情阴影,航空业亦须与世界一同,迎面另一项更大规模的挑战。
目前,航空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的2-3%。推动实现碳中和愿景,是航空业面临的重大议题。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机场正在将零碳、循环经济、韧性、ESG纳入考量,建设适应性更强、更加可持续、更具韧性的绿色机场,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实现净零排放
由于机场通常占地面积较大,加之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持续下降,在机场范围内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生产、能效提升和能源储存设施,将帮助未来机场全面转向可再生能源,实现净零目标。优化的飞行区规划也可减少飞机滑行距离及排队时间,助力实现节能减碳目标。
采用循环经济
作为占用大量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我们应从360°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机场设计、建造,以及后续运营。与机场相关的环境、服务、机动车及其他支持系统将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实现能源和资源的统筹及共享。
提升健康与福祉
从搭乘体验,到当地空气质量、噪音水平,未来机场在提升乘客及其员工的健康和福祉方面大有可为。后疫情时代,应对公众卫生需求,机场亦须为旅客、机场员工和公众提供更健康的设施及环境。
尊重自然边界
作为大型基建设施,机场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为此,机场必须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包括设立专门的生态和环境保育计划,创造植被区域,以帮助保护自然环境和本地生态。
提升社区韧性
围绕一系列技术、工程及服务技能,未来机场将有机会在教育培训、可再生能源、无人驾驶、最初及最后一公里配送和循环经济等方面,为当地发展做出更为长远、深入的贡献,支持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
迎面ESG转型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来自环境、金融和社会的压力持续交织加剧,带来一系列新的复杂挑战。在供应链中断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背景下,ESG迎来巨大机遇:从被视为一项缓解风险的报告工作,发展到被视为整个业务周期中的一个主要价值创造机会。ESG以透明的数据和治理为基础,可助力企业建立信任、创造价值并实现可持续成果。
Q2
哪些区域市场值得更多关注?
随着全球逐步走出新冠疫情阴影,人们对出行的需求将推动航空业持续发展。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内,全球航空旅客量将增长一倍以上——从2019年的92亿人次增长到2040年的190亿人次。
© Arup
▲ 菲律宾甲米地省桑格里角国际机场
其中,58%的增长将来自亚太及中东地区。相比于一个机场服务190万人的国际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的机场须服务约310万人口。基础设施缺乏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区域间的人文交流,机场建设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新冠疫情后,这些地区将奋起直追,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特别在东南亚地区,未来数年内机场建设的需求将非常广阔。无论是从政府主导的政策层面,还是基于当地私有企业的投资提案,这些地区将建设起更多的机场设施。
© Heerim Design Architect
▲ 越南隆城国际机场一期
相比升级改造现有机场设施,新建机场能够以更小的投资实现绿色机场的建设标准。而这亦是亚洲市场在打造未来绿色机场方面的优势所在。
Q3
中国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过去二十年,在中国机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承建商累积实力,凭借“中国速度”和强大的项目落地能力,成为航空市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在追求效率之余,增加软实力、对于当地规则的兼容能力,将会成为中国企业制胜的关键。这包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使用习惯及社会文化,加强国际合作,盘活上下游的国际资源,满足不同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的不同需求。
© Kalson Ho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
全球化时代的机场是非常复杂的庞大基础设施,不仅是全球交通的前沿和枢纽,在功能上也相当于一座微型城市。一座机场往往肩负着带动经济发展的重任,面对的是每天千万人次的运营及使用体验压力,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复杂多样,且地方属性鲜明。
虽然国际民航组织对机场设计有一系列明确的标准,但机场的设计和建设往往还须满足当地使用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复杂性尤为突出。协调众多利益相关方、灵活应对当地的繁复要求,对于进入新市场的中国企业往往是个挑战。
© Hufton+Crow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结合丰富的国际经验和本地资源,奥雅纳协助企业深入了解当地市场、法规及相关程序,成为强有力的联络人,助力中国企业拓展海外航空业务。
携手中企开拓国际市场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客运大楼和站坪工程,是北京城建集团在境外机场建设领域,继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孟加拉之后的一个突破性项目。这个项目全港瞩目,是香港三跑系统项目的关键工程之一,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包括客运大楼、近机位停机坪、远机位停机坪、联络道、滑行道、附属楼及站坪内市政工程等。
© Marcel Lam Photography
▲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项目
北京城建团队需要面对香港本地的规范、标准、规则、流程带来的挑战。奥雅纳作为北京城建集团的本地顾问,从投标到落地、从技术问题到非技术问题,在项目的不同层面支持项目顺利推进。
李道松
北京城建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
奥雅纳的本地经验,不仅帮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为我们展现强履约能力提供了最强辅助。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3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