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并肩畅游在未来时光里 | 与奥雅书 · 明志篇
    建筑师

    奥雅设计LA-2013 · 2021-07-26 10:23:30

奥雅设计20周年纪念随笔集《与奥雅书》自正式发布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本系列推文将每周从《与奥雅书》中精选一篇文章进行分享,通过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奥雅人“独白”,将他们身上温暖、向上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从纯粹的市场岗位,跨越到更为综合的管理岗位,这于他而言,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又是一次远超期待的宝贵机遇。在奥雅这个平等、兼容并蓄的平台之上,那些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人,总是能够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本期分享文章为本书 “明志” 章节的《时光易逝,缘分难了》,作者是奥雅设计北方区域公司市场总监 李霁先生。

ALL GOOD

THINGS WILL

NOT END

时光易逝,缘分难了

在奥雅工作的这些年,是景观行业‘分分合合’而又蓬勃发展的几年,亦是房地产行业由疯狂到理智、再到震荡的几年,还是我从‘三十而立’迈入‘四十不惑’的几年。一路走来,感恩相遇,感谢奥雅给予我职业成长上的支持与认可,这于我而言十分重要!

2012年2月,我还在某国营建设集团下属设计院的市场部任职,每天都在运营数据的分析、各种事务性工作的协调和管理中忙得焦头烂额。渐渐地,我开始对这些工作心生厌倦。恰逢其时,我接到了一个猎头的电话,一家国内知名的景观设计公司正在寻找市场岗位的候选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我接受了这个面试邀请。

2012年3月,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来到了那时还位于三里屯的北京奥雅参加面试。依稀记得当时见到了袁雨楠女士、王拥军先生和李方悦女士,整个面试过程轻松、愉快。我被奥雅个性化、艺术化的办公环境,以及管理层平易近人的相处态度所打动。所以,没有过多地顾虑自己在行业经验、专业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欠缺,就“一厢情愿”地开始为进入奥雅做准备。5月中旬,我终于接到了来自奥雅的录用通知。或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抑或是命运之神的额外眷顾,我和奥雅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经过短暂的适应期,我接到了入职后的第一份重大安排——办公室装修。由于这项工作原来的负责人突然离职,初来乍到且没有太多工作任务的我,就成了第一人选。装修工作都是通宵进行,我一般会在凌晨三四点后才能休息,彼时,三里屯的夜还未央。每天早上,我还要赶在大家上班之前起床,匆匆地在公司洗手间完成洗漱,隔三差五地再抽空回住处换洗一下衣服。

这项工作让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高效地融入了公司,不仅迅速和各部门的负责人熟识,也对自己奥雅人的身份有了更多的认同。后来,我还参与到北京公司重新选址的策划中,这也为我第二次回归奥雅埋下了一个伏笔。

奥雅北京公司员工在三里屯SOHO的留影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新业务类型及区域市场的拓展。我独立签署的第一个项目,是陕西大荔高铁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项目,尽管它没有全部落地,但我还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发展契机——新成立不久的西安公司可以据此突破相对空白的西部市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西安公司完成了“签约千万,待签千万”的业绩,我也与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专业方面,从建筑跨到景观;工作模式方面,从以往层层汇报、多位领导参与决策,转向扁平化、简洁化的高效流程;工作态度方面,也由单纯的专注转化成了深层的热爱。

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我从没想到,分别会来得如此之快。入职一年后,我提出了离职申请。离开后,我仍然密切关注着奥雅的新动向。还记得2015年在河南参与一次述标时,我与李宝章先生、陶丽悯女士不期而遇。宝章先生开玩笑地对我说:“听说你们追得很紧呀,我不得不来和你们打擂了。”最初的“老东家”,彼时成了对手,我只有全力以赴,才是最大的尊重。当然,那一次我被打败了。

与李宝章先生的合影

一别三年。2016年7月,我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身份回归奥雅——西安公司运营总监。在这之前,我未曾想过自己会从纯粹的市场岗位,跨到综合的管理岗位。对我来说,这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是一个远超期待的机遇。

回到西安后,我重新审视了公司的近况:业绩连年低迷,设计人才亟待补充,市场信息匮乏,客户关系疏于维护……但是,好在奥雅的品牌影响力深入人心,核心团队尚且稳定。百废待兴之际,我带领西安公司团队开始了“二次创业”。经历了2017年的低谷之后,西安公司终于在2017年实现了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团队也由此建立了新的信心与希望。2018年,我们延续良好势头,再次实现业绩的历史性增长。正是这一年,我开始负责管理北京公司市场部,全面统筹北方区域的市场和商务工作。

2019年,北方区域年会现场留影

奥雅是一家充满了爱与包容的公司,即使你曾短暂离开,也会愿意再次归来。我爱奥雅,爱它的平等、兼容并蓄和永续创新。我与它的故事仍在继续,让我们一起并肩畅游在未来的时光里!

2019年12月 于深圳

WRITER'S

VIEW

作者说

在《与奥雅书》中,一个个来自不同区域、岗位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的奥雅人,通过情真意切的叙述和记录,表达了对奥雅炽热且深厚的感情。同时,这本书也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详实地展现了奥雅如何在20年时间里,从一间寥寥数人的工作室,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名专业、优秀人才之行业翘楚的独特历程,这一过程传奇且充满魅力。

非常荣幸能够与各位分享我与奥雅的故事,祝福所有的奥雅家人一切顺遂,也祝福奥雅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阅读《与奥雅书》系列推文

第一章:行深

寻找中国的现代景观 / 李宝章

当我们成为彼此 / 李方悦

犹记初入奥雅时 / 王拥军

新华路上的奥雅四季 / 姜海龙

回顾与展望 成长与思考 / 李翌健

皆为家园故 / 赵振

第二章:乘风

那些树 / 万小方

从平凡到卓越 / 邵志辉

十年后,我就成了你 / 郭钟秀

时空的永恒 / 胡光强

跨界与创新 / 李志杰

第三章:争流

时光归来,少年依在 / 陶丽悯

静悄悄 / 张凡

始于自觉,终于多维 / 刘云华

彩虹总在风雨后 / 李方英

职场老人“新兵”记 / 黄河

我和奥雅的“命定”之旅 / 周政安

第五章:破竹

设计,在设计之外 / 王雪

细水流年,与奥雅同 / 杨晓婷

第七章:叹茶

专业与任性 / 袁雨楠

《与奥雅书》

阅读更多精彩篇章

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与奥雅书》作为奥雅20周年的纪念性随笔文集,首次将关注点聚焦在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奥雅人”身上,撷取二十年历程中,与奥雅交汇出“光芒”的人与事、思绪与情感,汇编成集。

全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生活化的文字和娓娓道来的平实语调,多维度地挖掘和展示奥雅人的生活与工作、思考与践行。通过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奥雅人“独白”,镌刻下他们与奥雅之间的过往点滴。

点击阅读:20年随笔集《与奥雅书》正式发布

或许你看到的《与奥雅书》是这样的

动图素材来源:陈青

或许你听到的《与奥雅书》是这样的

“书籍的重点文案和文字,平实动人,又不失力量。编者应该用一种‘杂志本’的思维在做书,整体品位不落俗,企业文化类书籍能以这样的方式和心力来打造,实属难得。”

“这本书像是一本‘命题作文’的合集,里面有八卦,有情怀,展示了奥雅员工多彩的一面,总体而言非常真诚。封面设计、内页版式为这本书加分不少,意向图营造的情绪很到位,感觉这是一个挺有温度的集体。”

“刚拿到手就读完了,其实没有想到会读的感慨万千的,看到那么多的年轻设计师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到奥雅,在这里工作 生活 结婚 生子,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人生苦难,忽然之间感受到了设计作为一份职业的重量。那些在客户 款项 工程之间周旋的岁月身影,忽然高大起来……”

“书中记录了不同岗位不同时期参与奥雅成长的个人,感动于奥雅以这种方式记录成长。‘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这句话在疫情期间非常火。可实际上是每一个个体的努力成就了一个时代,每个员工的实践成就了奥雅的品质。”

“我正在看这本书,突然感觉可以从整个设计中了解当初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某些点,这种感觉太妙了,就像窥探到了别人的隐私一样”。

(以上段落节选自部分读者反馈)

这些都是它,但又都不是它。

因为对于一本书籍的出版而言,它能够被看到、被感知到的,往往都只是冰山一角。

《与奥雅书》背后的故事

收齐征稿,仅仅是书籍制作的开始。从基础的校对文字和挑选图片,到选纸、打样、调色、出蓝纸,整个过程像是漫长的通关游戏。抱着“追求卓越”的信念,品牌传媒中心开启了一场坎坷而温馨的闯关之旅。

编辑校对 字斟句酌

编辑校对 字斟句酌 bian

叙事是书籍的根本,如何把一个集体的故事演绎为一幅幅长篇画卷,是编辑团队和设计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设计用视觉语言拓展了文章的边界,十余轮的修改,字斟句酌。每一页,每一句,都凝聚了匠心。

十余轮修改,更精准地呈现奥雅的故事

纸张用料 精挑细选

书籍的纸张关系到书籍的成本和最终呈现的品相。不同的颜色呈现的图片效果会有哪些差别?不同的重量对翻阅的触感和书籍的厚度有哪些影响?本书主编和设计师、印务老师经过多轮探讨,最终在印厂寻找到两款 “撑得起这些故事和记忆的纸”。

内文用纸表面采用微量涂布处理,呈柔和米白色,肌理自然朴实,印后色彩亮丽饱和,立体感强,拓展视觉样式的呈现效果,丰富了整体的人文表现性;封面用纸选择具有日本传统色彩的“大地纸”,它由麻、原浆、古纸以及特殊的浆制造而成,表面具有如同大地般的自然肌理,为封面的“与奥雅书”增添了一份温度。

不同纸张呈现的质感差别

印刷打样 精准呈现

从上海到深圳,黑色激光打样、彩色数码打样、印刷打样、纸本样张、印刷跟样等各个环节,一直紧随着设计流程。在印刷厂,为了修正数码打样和印刷样之间的色差,编辑团队、设计师与印厂工作人员逐页校对、逐张调色,只为确保最终成品的品质。

真样及蓝纸确认

《与奥雅书》

出版发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印刷: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开本:787mm x 1902mm 1/16
印张:15

字数:145千字
版次:2020年10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价:128.00元

点击小程序卡片即可抢购

新鲜出炉的《与奥雅书》哦~

真诚感谢每一位奥雅人的供稿

感谢所有参与编辑《与奥雅书》的工作人员

以及二十年来与奥雅携手走过风雨的伙伴们!

采编 / LA Publish、视觉 / 入予

阅读:1170
2021-07-26 10:23:30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奥雅设计LA-2013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