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超越校园 | 无界制学习空间研究
    建筑师

    Maruko.Lin · 2021-07-01 14:01:01

城市与学校的共性

Similarities Between Cities and Schools

✸ 我们谈到传统的学校空间,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学生排排坐在教室里,讲台空间和学习空间分明,教室是这种学习活动的容器,校园是这种容器的集合地。早期的校园可能更多的着重于教室的数量与效率,后面逐渐衍生出课下空间的探索,但是更多的聚焦于走廊空间。之后各类综合体建筑大行其道,教育综合体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建筑的新宠,高效率和大空间联合体的相互妥协和融合让学校建筑设计产生了形态学上的突破和变更。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认知的提高,人们对新时代教育的认知开始逐步从西方体系内汲取优质特征,并结合中国现状,逐步迈向开放化和多元化的本质变革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城市,每天有不同的性格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校园生活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动态的环境,每个空间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被激活。传统手法下的长长的走廊和教室模式有点无聊。

孩子们想玩,他们喜欢可以探索和发现新事物或发生奇迹的经历,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本质。走廊可以变成“街道”,教室可以变成“广场”,楼梯可以变成“社交空间”。这些共筑的空间可能变成市场和展廊,学生可以在这里看其他学生的作品并向他们学习。公共空间是学校的灵魂。正如赫尔曼·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所说的,我们的学校形象不仅可以从城市及其本质的社会条件中学习,而且还可以从中受益。学校反过来给城市赋予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空间形象,这是一个意义丰富的公共领域,因此也是经验的源泉。最终,学校可以被视为世界的典范。 学习、玩耍、阅读、创造、社交和沉思的分层将演化成社会生活戏剧,惊喜和嬉戏在学校空间内不断展开。

学习空间的公共化让城市空间与学习空间的融合越发加强,甚至极端化地将走向完全相容的状态。凯文·林奇提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通常,我们对城市的看法不是连贯的,而是零碎的和混杂的,几乎每种感官都在起作用,并且图像是它们全部的组合。 正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书中也提到,大型公园不会像小型公园那样创造出亲密而充满活力的环境。因此,学习空间或许需要和小型城市公园一样的节点以创造私属性。

家与学校的共性

Similarities Between Homes and Schools

✸ 阿兰·德·巴顿(Alain De Button)提到,我们需要一个心理上的房屋,就像我们需要身体上的房屋一样以补偿生理脆弱性。我们需要一个庇护所来支撑我们的精神状态,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总是与我们的思想背道而驰。我们需要属于我们的房间,以使自己能调整至自己的理想状态。当陌生人进入新城市或新空间时,就需要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往往来自与新空间建立的某种联系。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人类对安全感或家的归属感的需求都会随之而来。孩子们对自发性和嬉戏性的需求与他们对安全性的需求一样重要。大多数情况下,建造的学校空洞而结构化。他们缺乏个性或家庭般的感觉,无法使孩子们感到安全和自由。较大的室内和室外空间使儿童不知所措,使他们无法与他人互动。笔直的走廊无限长而无停顿,孩子们希望接触迅速变化的事物,因为他们正在快速成长并且充满叛逆。传统学校中的运行规则通常由纪律串联而非教育需求,墨守成规的静态的纪律使得快速成长期的孩子内心愤懑不断积压,无法得到排解,在叛逆期容易触发过激行为。如果在灵活的纪律规划内进行社交和学习活动,孩子们的所有行为都将变得自然和可控。

✸ 通常,当人们步行在街道上偶然遇到一处城市广场,城市广场上又偶然在发生表演行为,我们往往愿意参与进去,哪怕只是临时一瞥。社区的感觉和与各种人交往的意愿对儿童的影响大不相同。可以想象到,孩子们不仅可以听老师的意见,还可以彼此互动,并且可以接触到各种新的想法和与自身不同的家庭经历,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孩子在学校场所内的社交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样需要“广场”节点空间承载,同样的,无论这种社交行为有趣与否,会吸引大多数其他的小伙伴参与进来,哪怕是短暂时间。不同空间之间的对比使学生可以探索不同的环境和相互作用,从而使他们能够运用不同的感官一次学习很多东西。无论是封闭空间还是开放空间,空间的交错和对比预示着多种社交行为的可能性,这种空间的交接无论是模糊的还是突然的,只要孩子们经过,就会得到一种新的体验。正如幼儿时代在家里的探索一样。

通常来说,我们在很多日本建筑师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在微妙空间感受上的思考。长谷川豪是对我而言印象深刻的一位。在五反田住宅(House in Gotanda)中,正门被放大到与将两块建筑体量分开的整个空间等高的尺度,其异常的高度消弭了楼梯和中间入口空间之间的潜在区别。这种空间玩转的趣味性或许对于住宅来说是一种微妙的探索,但是对于儿童教育空间而言是一种突破性的想法。

Gotanda House, Tokyo, Japan 2006.

✸ 再如长谷川豪的练马公寓,一套常规的公寓做法为基准,采取类似藤本壮介N House的双重子集的空间研究方法,将空间的基调分为三重。通过横纵向不同原型的户型组织,以类似俄罗斯方块的组织方式搭接而成公寓主体,同时外扩形成各自阳台。此时,户内人从阳台的窗洞探头,户外的人无法判断户内人的空间从属,从而形成称之为“谜”的空间状态。这种空间状态在儿童教育空间中极为值得玩味。“谜”状态意味着多重空间的叠加而产生的子集,意味着通过空间创设了探索和社交的无限可能。

Nerima Apartment, Tokyo, Japan 2010.

Overhead villa in the forest Gunma, Japan 2010.

高等教育的转变

Changes in Higher Education

学习发生在任何地方,有时,学习是在教室中进行的(正式学习),而有时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社会或非正式学习)。空间(无论是物理的还是虚拟的、个体的还是共享的)都会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空间可以将人们聚在一起,它可以鼓励探索、合作和讨论,也可以构筑一处私密的屏障。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意识到“内置的教学法”的力量,通过空间塑造来辅助和引导教育者对学生的教导,并以此态度强调了高等教育学习空间的正统观念,即倾向于将空间和学习视为学术生活的两个相关但独立的领域。至关重要的是,英国大学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在教育技术和学与教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它正在挑战传统的学习空间观。越来越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带来不断变化的教育要求,促使在校内外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成为主流。

为了指定适应当今学生多种需求的新策略,必须重新考虑学习空间的设计。如今,越来越多地要求学习的方法灵活且网络化,将正式和非正式的活动聚集在一个无缝的环境中,该环境认识到学习可以在物理和/或虚拟空间中的任何时间进行。从当代的角度来看,空间、学习和大学的有效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建筑和创新设计的空间本身并不能保证将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从“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整个行业范围的转变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现在必须考虑在这些领域成为学习者的意义。相关地,新技术的出现为高等教育带来了独特的学习潜力。无论是通过使用互动系统和在线工具来激发参与度,还是通过实时流转的国际专家来加强课堂学习和教学活动,或者通过在线与同行建立和共享内容,技术都改变了我们对学习空间的看法。我们对人们学习方式的了解也改变了我们对此类空间的看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鼓励与同龄人之间的非正式对话,远离更正式的学习机会是有价值的;定期使用动手实践、主动学习以及思考的空间是有价值的;在需要时能够立即获得支持,并且在完成学习项目或任务时能够整合多种活动的空间是有价值的;并且在真实的环境中(例如实验室、诊所空间或交易大厅)进行学习是有价值的。随着我们对当今的学习者,人们如何学习以及技术的可用性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对有效学习空间的观念已经改变。

Learning can and does happen anywhere. Sometimes that learning occurs in classrooms (formal learning), other times it results from face-to-face and virtual encounter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away from lecture halls and seminar rooms (social or informal learning). 

Adaptable Learning Spaces in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e.

Personal Adaptable Learning Spaces in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e.

色彩研究与城市校园无界化

Color Research and the Unboundedness of Urban Campus

✸ 孩童时期对于玩耍、学习的决定基本完全是基于颜色。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主要回应是围绕自身的色彩偏好。在公共空间中应用颜色需要进行研究,以及对学习空间中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生理影响。研究表明,积极的孩子喜欢凉爽的颜色,而被动的孩子则更喜欢温暖的颜色。当孩子在学习空间中的颜色为中性且温暖时,他们的表现会更好,因此他们可以专注于工作。运动场可以采用大胆而酷炫的色彩,以营造出更加活跃的氛围。教师需要意识到,教室内的颜色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行为和表现。教室的最佳选择是在相同颜色范围内的中等色调。应避免使用强烈的色彩或原色。比如,红色与兴奋联系在一起,这会分散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应用红色,以增强活动性和刺激性。

✸ 然而,即使是多么完美的色彩搭配,也只是视觉维度的受限情况下的情绪体验。在世界前沿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校园”的概念本身也逐渐被打破甚至消磨殆尽。在西方众多的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中,无边界化特征极为明显。校园的围墙被打破,意味着在空间上与城市空间彻底相容。这种融合使得“校园”一次的概念被彻底打破,此前的“园”成为了区域,成为了场所。自然,空间的相互渗透意味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状态处于足够进行灵活规范化管理的阶段,不会因为围墙的消失使得校园管理秩序出现混乱及大规模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彻底相融意味着两者资源的彻底共通,校园的社交作用和社会属性被发展到最大化,城市的社交资源可以为校园教育带来更多的实践机会,高等教育的科研资源可以给城市输送充足的知识推广量。并且,城市校园无界化可以在经济层面上起到巨大的互促作用。以谢菲尔德的城市大学经济为例,市中心四分之一的面积为谢菲尔德大学和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这两座学校全部为无界化校园,大学借助全市资源大力吸引人才和提高教育质量,高教育质量将吸引大规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授群体。这部分群体反过来带给城市大量的产业需求和就业机会。给我印象最深的,城市校园的彻底无界化可以让色彩研究发挥最大作用,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形态让城市色彩上永远保持最具活力的状态,沉淀极深的文化场所也在热闹的转角中隐藏,在视觉上让生活和学习在城市里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活力饱满的学习状态中。

Future Learning City by Foster & Partners.

Urban colors can help students bring more exploration emotions.

MarukoStudio:

这是一个不定时分享建筑、艺术、科学相关的奇思妙想与独到见解的公众号。我们的思想游弋在世界各地,喜欢在平凡的生活中脑洞大开。

阅读:1640
2021-07-01 14:01:01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Maruko.Lin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