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一文看人工智能时代的景观建造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建筑师

    景观史纪 · 2021-02-25 15:07:45

自18世纪60年代起,工业革命的推进使机器做功代替了绝大部分简单的人力劳动;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致力于研究用计算机代替人脑,探索通过“人工智能”替代和延展人类复杂脑力劳动的途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似乎已初尝胜果,同时却也在人造的智慧面前节节败退:1997年5月,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发的计算机“深蓝”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击败了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2016年3月,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开发的“阿尔法狗”在韩国首尔围棋“人机大战”中击败了世界冠军李世石;2017年10月,类人机器人“索菲亚”被授予沙特阿拉伯国籍,由此拥有了与人类同等的权利!今天,全球普及的无人机、投入路试的无人驾驶汽车,以及越来越多的无人商店和机器人服务,正在将人类自身的就业空间不断压缩……是喜是忧,众说纷纭——这和当年人们面对汽车和火车的态度别无二致!但无论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要么拥抱它,要么被它所淘汰。

借助高精度的无人数码相机和空间信息处理设备,以及功能日益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瞬间实现对地球上任意偏远景观的数字化再现——这在十年前甚至都无法想象!如今,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能够以惊人的速度、精确度和最绚丽的表达方式将景观设计作品呈现出来,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使之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程度。大量的逻辑计算、理性分析,以及繁重的制图和设计表达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交由计算机来完成。人类将充分发挥大脑的创造性功能,如情感表达、艺术审美和灵感触发。对于景观设计学而言,人工智能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意味着当下景观设计师的教育和培养体系亟待革新,尤其需要在创新设计和人机互动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智能汽车和新型交通系统的出现可以使停车场面积缩减至少三分之二,马路也不必如此宽阔,由此节省出的土地将更多被用作城市绿地和休闲空间;智能化的雨洪管理系统可以将大量冗余的排水管道转变为储水空间,使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和可持续。设计和创造美丽的景观将是面向未来的重要职业。

以建筑师为代表的设计师被取代指数为1.8%,名列众行业第五位。其点评是因为:“以建筑师为代表的设计师真正赖以立足的创意、审美、空间感、建筑理念和抽象的判断都是机器难以模仿的。”

1、对风景园林的审美存在主观性。首先有东西方的差异,其次即使都是中国人,人与人也对园林景观有着不同的看法,差异也很大。这一点建筑行业的标准相对统一,审美比较一致。 

2、如果说图像审美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量化,但是风景园林的审美则难于被量化。我们很难说苏州园林指数34567,而日本园林的指数是76543,彼得沃克作品指数是86532,巴拉甘作品指数是97651....等等。依据不足,数据也不够大,如何被量化?

3、无法用大数据来量化并优化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风景园林或景观设计的标准和规律并不明确。哪些人或设计项目可以成为标准?这些标准的判断是一致的吗?还是各有矛盾?所以说,我们不要为难AI了,他都无从下手,学都不知道如何学,他如何战胜人类?这实在是AI厚黑学的经典案例。

在江西省婺源县一个偏远的村庄,巡检司村,一架无人机拍摄了一片油菜花田和一群聚集的民宿。这张照片表明,在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心目中未来的农村景观会是什么样子。客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预订住宿和其他服务,无人驾驶汽车将客人从高速火车站接到目的地,智能房间将在客人到达之前根据客人的需求调整室温,咖啡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送到门口。

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通过机器生产解放了大部分人类劳动力。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探索如何为人工智能配备复杂的认知功能,并让它发挥人类无法达到的作用。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我们似乎已经取得了一些胜利,却也在人工智能面前失去了优势。

阅读:1204
2021-02-25 15:07:45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景观史纪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