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关系的变化看未来城市模样
    建筑师

    工程档案馆 · 2021-02-08 09:54:47

城市设计,之于各个既有的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未来将是这三家的必争之地。有没有可能涌现出一个新的一级学科,叫城市设计,从目前的趋势看,中央对城市设计的重视以,和强化城市设计创造的新产能,对发展具有正面意义,是极有可能的。要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区别,应该先大致的理清城市规划的中国发展与现状,以及城市设计的中国发展与现状。

1.构图的不一致

主要是从城市的物的角度出发,强调对、效率的实现。对的合理性有很高的要求,注重的是功能分区、、与周围城市的联系等物质层面的问题。

而城市设计是从城市的人的角度出发,强调人对城市生活、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满足。在城市空间的营造中,注重的不是经济因素,而是空间和环境的舒适度与可欣赏度。强调城市的硬性指标,而城市设计强调的是城市的软性指标。

2.感性与理性的百分比

城市规划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在规划过程中排斥人的主观因素和非理性活动,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城市设计不是一个纯理性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包含直觉和主观判断。因为城市设计中强调的人的心理感受和美的感觉是一种非理性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经常由个人的感受来判断。

城市规划偏重用文字、数据、图表来表达其成果,而城市设计则偏重于用模型、照片等视觉工具来体现其规则。在简要的论述了什么是城市规划,什么是城市设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什么样的观点和角度来看待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为了解决大规模的环境特色和质量问题,西方国家的很多城市开始编制超出传统城市规划内容的城市设计策略,旨在通过对形体和发展过程的计划来控制城市的发展,丰富城市空间,创造新的、更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这时候,城市设计已不仅仅是单一的设计活动,而是通过政策、原则、目标、标准来控制城市的环境特色和各种建设活动,人们逐步认识到将设计理念规范化的必要性。

现代城市设计在美国和日本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纽约、旧金山、费城、横滨等城市的城市设计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国外的城市设计实践确实是早于国内,如SOM、AECOM、SASAKI等外企,尤以SOM见长。而国内三个专业的从业者,建筑业与风景园林行业在城市设计领域建树不多,更多的是本土的城市规划从业人员在一线与外企厮杀,久而久之国内部分的规划系统下的城市设计团队已经占据了一线位置,从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实践的可行性,尤其中大尺度的把控,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而反观最近建筑圈的人开始热衷谈论城市设计,大体也是由于行业寒冬和前面的中央对城市设计扶持的机遇。

虽然说城市设计导则出现于城市规划理论之后,但绝不能因此而认为城市设计附属于城市规划理论,两者之间是一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

未来的城市设计只怕会成为一个新江湖,不管你是城市规划从业者、还是风景园林还是建筑学人士,想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跳开本身的学科视野,也不要妄想能一统江湖,吃老本的终将为淘汰。你也许是黄浦江最大的鱼,但未必是全球最大的。

既有答案中有人把规划直接等同于总体规划,是简化了问题的。但这里的城市规划不能以规划学科为研究对象,否则与城市设计形成了包含关系。这里姑且认为城市规划是指法定规划。而城市设计是非法定规划中比较有代表性与普偏性的一种。

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关注点正逐步转向城市的景观。当前,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有着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城市环境。这里建筑和景观殊途同归,以人为中心,达到和谐统一。人们意识到,仅仅有建筑的城市不是完整的城市,是片面的城市,环境是城市的另一重要方面。规划、城市、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城市规划与设计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城市规划引导着设计的开展,设计反映了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在实际实施中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水平。

阅读:1877
2021-02-08 09:54:47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工程档案馆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