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建筑档案 · 2019-09-16 16:24:57
2018年FA青年建筑师奖一共有十二位杰出的青年建筑师提名最终大奖,本届颁奖典礼也将于2019年4月19日下午在上海中心举办,届时众多中国建筑大师齐聚一堂见证本届青年建筑师奖归属。本系列报道将分十二期为您连载展示这十二位优秀建筑师的个人风采和精彩作品,这十二位入围者分别是:
本期,我们一起体会建筑师水雁飞如何在当代生活中延展更广义的自然。
拥抱现实矛盾,延伸当代自然。
项目基地位于浙江莫干山镇庾村国营时期蚕种厂的西侧,顺着山路可上到莫干山顶。场地从西北角转入,由北向南逐渐跌落。北侧紧邻村舍,曲折退进;南侧沿小溪蜿蜒延展,视线开阔;历史遗留下来的用地权属界定了犬牙交错的边界。
旧有的建筑散落在场地上,有些已破旧坍塌;对岸建设中的环山路以及废弃小学的未来状况亦难以估计,树木填充了村落肌理的剩余空间。这是很日常的当代中国乡村的景观,是混杂的也是动态的。
因此,设计的考量是在调和当下周边多变的限制,以及对未来动态的预判下同时来展开的。风景内化的策略不仅是建立对于不利外部的防御性,反之也让被渗透的内部成为景观中一部分。同时我们希望为小镇提供一些可共享的公共空间,例如拥有独立出入口的咖啡厅、小型展览空间以及放置在三楼的餐厅,这也造就了公共区与民宿之间特殊的流线关系,和多样的游走体验。
布局的确确立创造了公共空间、酒店区域以及各种长廊体验之间一个独特的循环。民宿的客房尽量都设置在中心体量的南侧以获得充足的日照和更延展的景观。
西侧的凉廊和泳池区,既作为民宿入口的引导隔离开道路,也与中心体量围合成仅供内部使用的开放性庭院。最东侧的体量相对独立隐蔽,作为家庭化使用的独栋是最为合适的。
场地上的百年香樟和梧桐树,和远处的山景成为多角度反复借用的视觉对景。窗景的思考延伸到每个房间,取得了不同的客房平面和窗户视线的关系。设计抓住了布局与内部的拓扑关系,而在具体性放了一手,让策略性的思维超越了概念,最终呈现一种自然的姿态。
一方面,设计在细节层面主动预判了乡村建造中涉及材质交接、设备整合与供应链选择的问题,回避一些惯常做法带来的干扰。通过全程的设计参与,让我们有机会调动不同的供应链来展开一系列的协作。例如,钢木门窗体系、室内胶合木门、大型可开启电动窗的共同研发以及,多种灯具和家具的定制等等。另一方面,建造过程中面临着不可预期的误差或错误以及边界权属临时变动的突发事件,这些被动的局面也推动细节产生一系列即兴的化解。
技术的发展让建造越来越有可能改变地质条件的束缚,临港新城就是最好的案例之一。站在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吹沙填海的场地上,我们已经很难分辨它是流动的还是固化的,是原有自然的还是人工操控的。当回顾这个超尺度的造地过程,我们着迷于其中物态的模糊性,以及超越人类经验所面临的神秘和不可预测。它所呈现的一种意外的自然,也成为了我们思考展亭的起点。
初期概念模型
最终模型
聚氨酯材料确定后,起初考虑过通过数字化力学找型来寻找最优曲面的思路,但由于力学最优解的形式过于单一而放弃。如实现建筑要求的样式,则需要解决壳体抗弯问题。因此我们与结构师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采用尼龙网对聚氨酯进行补强的构思,而后确立了一种新的建造模式:通过重力悬吊,张紧尼龙网后再在其双面喷注聚氨酯。这一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在建造阶段壳体即已经完成自重下变形,理论上如边界条件不变则重力不再产生附加二次变形;同时重物卸载后,将在聚氨酯内产生预压应力来降低开裂风险。由此展亭的覆盖部分便形成了一个轻质的预应力壳体结构。
聚氨酯喷涂作业
充气球与开洞关系
根据这个建造模式,在喷涂聚氨酯之前,我们在尼龙网上安置了若干充气球,并于每个球下挂配重,使得尼龙网被下拉而形成向下凹陷的造型。我们企图通过此举在产生预应力的同时,获得覆盖部分的形态。因此在配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考虑了壳体的结构与性能的承受范围,还在安排充气球的大小、数量和安放位置时,充分考虑了使用者在其下方行走的体验,更积极地回应展亭与公众的互动。
覆盖下的站立
与洞口的互动
阳光里的嬉戏
屋顶上的孩童
与此同时,我们对展亭做了结构预测。在立柱数量及定位方面,经优化研究,在屋面挠度可接受范围内,确定了最大角部出挑5m,共6根直柱的方案。基于大变形理论的分析后,确定立柱采用50x50实心钢,柱顶由80x6方通与壳体过渡衔接。而为对抗钢框受到尼龙网侧向拉力时发生的弯曲,我们在钢框内引入弧形钢筋,将尼龙网紧绷在其上。这一做法将网的张力转移到弧形钢筋上,再转化为钢框的轴力,从而控制了钢框的变形。在聚氨酯覆盖部分,我们则放弃对特定形式的诉求,而由支撑的钢柱的尺寸和位置决定其跨度和厚度的极值。
钢结构
力学分析
得益于经验预判与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获得了此种柔物。其模糊的精确性,重现了被单纯工业化所取消的感知的在场。
总平面
顶平面
细部剖面
FA青年建筑师奖
“FA青年建筑师奖”联合发起人是建筑师俞挺先生,其宗旨是尽可能挖掘和鼓励本土青年建筑师展现其优秀的建筑设计创作,让青年建筑师在实践中感悟文化自信,展现年轻人的原创力与崭新跨界视角,孕育未来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中国杰出建筑师。
2018FA青年建筑师奖颁奖典礼
历时近5个月,共有两岸四地近190位青年建筑师报名参赛,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们多次提到此次比赛在4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上展现出的质和量,是评委们没有意料到的。
这是建筑界首次聚集120位评委,专业与跨界融合,全程公开票选,只限40周岁及以下年轻建筑设计师参赛。链接《设计改变乡村的180天》公益计划,用设计的力量扶贫助农新模式,以尽可能多的视角和观点发表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参赛者在建筑设计的方案创作、工程实践、理论、创新等方面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初选、复选和决选全过程采用评委投票制,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来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领域的专业评委团,每人两票,投票选出最终的大奖获得者。2019年4月19日,FA青年建筑师奖颁奖典礼即将在上海中心举行,为中国青年建筑设计最高荣誉祝贺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