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从世界历史看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建筑师

    规划小达人 · 2019-09-16 16:13:05

从世界历史看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问题越来越多的浮现出来。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困局,从大城市交通拥堵、雨水淹城、空气质量恶化到用地的合理性,公众逐渐对城市规划的作用产生质疑,而作为城市规划从业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拍脑袋做决定的情形也使自己的职业自信严重动摇。

世界城市规划发展历史1、1960年代以前由于工业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城市规划以大规模的建设厂房和住宅为主,对物质空间环境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的方面。

同时源于环境污染和卫生状况的恶化,世界范围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高密度和交通拥挤成为突出的城市问题,规划界有人开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来探讨高度集聚城市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柯布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学者获得了实用主义者的大力推崇,并对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缺乏对城市现象多样性和复杂性全面和深入认知,认为物质环境能够决定社会生活质量的物质决定论具有广泛的公众基础。

2、1960s时期 人们开始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城市,认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尝试着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为建立复杂的数理模型提供了支撑,具有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意识到城市是动态和不断变化的,不再认可规划师描绘终极蓝图的想法。

由于1960年代的西方社会爆发了一系列广泛的社会冲突和文化反思,Davidoff对"技术主义"进行了自我批判, 认为城市规划者应当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承担委托人的倡议责任,在这一时期,理性过程理论逐渐得到发展,开始更多地关注城市规划中涉及的政治问题。

3、1970s至今 随着黑人运动、人权运动、妇女运动的社会思潮兴起,强调自由平等、多元和差异的后现代主义思想萌芽,城市规划者的角色发生转变,认为城市规划者在价值判断方面并不具备更为高超的技术,不再承担技术专家的角色, 而是更多地充当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者的角色。

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城市规划开始重新回归人本主义。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出现,城市规划学者开始从生态角度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

而中国近代的一些城市规划,按其制定的历史背景、制定的过程及对城市建设的实际影响,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一.有明确的规划意图和较完整的规划图纸,城市大部分或局部地区按照城市规划图建设。

这类城市都是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独占的新建城市,如青岛(德国)、大连(俄国)、长春

(日本)。

二.局部地区只对城市指定规划区进行建设

这类城市的部分规划地区多是帝国主义占据的"租界",如上海、天津、汉口的租界,济南的"商埠区",沈阳、长春的"铁路附属地"。

城市规划图及资料系统和完整,但对实际的城市建设作用不大

这类情况包括1929年颁布的南京"首都计划",1927-1929年制定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及1946-1949年的"上海都市计划总图(一、二、三稿)",1946年的重庆"陪都计划"等;还包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期间制定的一些城市规划图,如"大青岛母市计划"、"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北平特别市规划"、"大同都市计划"、"佳木斯都市计划"等等。

四.粗制滥造城市规划图,缺乏科学根据及资料,图纸不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类城市的规划图有1928-1930年的无锡规划图、烟台规划图、重庆"陪都计划"中的卫星城镇规划图等。

中国城市规划现状

1、模式固定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是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主导,规划人员提供技术服务。由于缺乏对城市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深刻认识,以规划师个体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判断来代替社会各类人群的需求,造成了由个人对发展趋势把握不清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由全社会买单的结果,公众参与的发展还需要民主进程的进一步深入。

规划师困惑 社会各利益阶层的诉求差异日益增大,在此现实面前规划师到底扮演何种角色,是各方利益的调和者,是保护弱势群体,还是代表强势的政府立场?这种困惑是目前规划师迫切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由于政府也成为了实际利益争夺的一员,政府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削弱了规划师的发言权,规划师往往成为了地方政府实现某种政绩的政治工具手段。

技术不足 城市规划无论是问题分析,还是方案建构,或者是理论研究,都偏于宏大叙事和个体的随想规划,缺乏理性的态度。方法都偏于"软"方法和不可检验性的方法,缺少"硬"方法和数理方法的运用。随着3S、VR等技术的发展,数理模型的输入和输出表达变得越来越被公众所理解,应加强理性分析来提高规划者对城市这个复杂综合体发展趋势的判断。

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方向

从工程技术手段到人文关怀、从单一目标到系统研究、回归理性、从精英规划到公众参与。

短短的100年中,中国人民从动乱中走了出来,走上了自强的道路。中国城市规划思想也在变化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中国的城市规划,更应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国外好的规划思想,结合国情,制定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的规划方针。

阅读:2507
2019-09-16 16:13:05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规划小达人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