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建筑美学 · 2020-09-09 18:14:46
丹下健三(1913—2005),日本著名建筑师,曾获得普利兹克奖,著名代表作是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并在1961年创建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项目具有原始的想像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而他本人也赢得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1980年丹下健三被授予日本文化艺术界的最高奖——日本文化勋章。
崇尚美学的丹下健三
香川县市政厅
"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带来功能。"——丹下健三
人们一生都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比如美的风景,美的建筑或者美好的事物,但是由于一些文化的冲击,让我们忘记了本身追求的美应该是什么样的。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曾提出过这一问题:日式美学的根在哪?
当初战后的日本,经济也在逐渐复苏,社会事业的逐渐发展和现代主义的发展,使得日本在建筑方面的认知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丹霞健三的出现,推动了这一变化发展,并且他说:“我将不断否定日本的传统,不断促使它变革,将正确的传统继承下去。”
由于当时的日本建筑界深受欧美风格的影响,人们完全不知他讲的两个传统指的是什么,更不明白他讲的是何意。但是在丹下健三设计香川县市政厅的时候,他讲这句话变成了现实,让所有人如同梦中惊醒,对建筑有了新的认知,
在香川县市政厅出现之前,日本的建筑风格还是战前的古典样式,丹下健三意识到市政厅的要换一种新的形式,现代的日本要强调民主意识,公务员是服务于人民的,但是在当初建筑中完全没有体现,于是,香川县市政厅的出现,打破了之前建筑师固步自封的“传统文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属于日本的建筑风格。
原本市政厅的形式一般是大门紧闭,有着较强的政治气息,而香川县市政厅的设计则是采用长1100mm,宽750mm的立柱,开辟出一个宽敞的内部环境,让空间更加舒适,人员也可以自由的出入。搭配当时极为先进的落地大玻璃窗的设计,打造了一个舒适且明亮的公共空间,墙壁上还有艺术大师猪熊弦一郎创作的壁画,为空间增添了些许的艺术氛围,庭院山水的布景,使室内外产生联系,将市政厅烘托的宛如一个美术馆。
当初由于这一设计形式太过破格,也曾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认为这样建设有失市政厅的风范,但是丹下健三一直在讲解自己对美学观念的理解:民众需要感受自然的美,一个市政厅将自然中的光与水引入,人们就会兴致盎然的前来。最终这一说话说服了众人,才使得香川县市政厅顺利进行。
最终在众人忐忑的心情下,香川县市政厅整体工程最终落成,而当阳光洒在整个主厅的外立面时,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不可思议。随着阳光的照耀下,光影所照射在横梁上,呈现出三角形的形状,与建筑律动进行了融合,呈现现代与古代两相辉映的建筑风格。这让所有人都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日式美学。
东京圣玛丽大教堂
1964年典型战后日本建筑
在1961年期间,大司教座教堂受二战影响被全部破坏,为了修复这座教堂,由丹下健三操刀,并在德国科隆大教堂建筑师威廉·施洛姆、瑞士苏黎世建筑师马克思·雷西纳、日本建筑师坪井善胜的协助下,于1964年12月8日竣工。在成为战后最重要教堂设计的同时,也成为了丹下健三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并于1987年荣获普利兹克奖。
教堂的室内空间有着属于日本设计标志性的空灵感,以及曲线墙壁上随着时间不断发生的变化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别有韵味的空间氛围。透过屋顶的直射光和墙壁所反射的光线,能够让人们一眼辨别出这是混凝土的曲线设计。教堂的不同立面会从各个角度将光线引到室内,营造出中世纪天主教堂的氛围,但同时也呈现着现代主义的光辉。
这座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坪井善胜大师,他的结构设计与丹下健三的整体设计十分融合,并且坪井善胜将他多年对双曲抛物面的研究应用于大教堂的设计,使十字交叉处用受压构件联系所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富士电视台
1996年的富士电视台是丹下健三主导的最后一座大型建筑作品,而他一生所设计的作品对日本的建筑界造成了很大影响,有些项目理念甚至定义了此建筑类型之后十几年的设计模式,在多个出色的建筑作品下,丹下健三早已从一个行业的开拓者演化成了代表者。
在丹下健三一生60多年的建筑创作中,将近有200件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面的作品不乏传世之作。他不仅仅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亚洲建筑师,在全世界范围内也获得了数不清的名誉及奖项。在1980年丹下健三获得日本内阁总统府授予的日本文化艺术节最高奖赏——日本文化勋章。而丹下健三作为日本建筑师的代表,让日本文化艺术界的代表被全世界所知。
丹下健三作品年表
大师虽走,精神犹在
也许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在人们还沉浸在丹下健三大师建筑的设计中时,在2005年3月22日,这位日本建筑界的巨人因心理衰竭在东京都港区的家中悄然离去,终年91岁,但我认为大师这一生是幸福且满足的。
三日后,在丹下健三设计的文京区东京圣玛丽亚大教堂中,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当时现场站满了著名的建筑师,大家纷纷前来送别这位大师,与圣玛丽亚大教堂一起。
以友人代表发言的建筑史学家东大教授藤森照信首先致辞说:“柯布西耶后能够传承其衣钵的便是日本的丹下健三先生。”而作为门生代表的建筑家矶崎新氏向门生致了悼词,“我不会说老师您安息吧。老师,今后也请继续注视着我们这些不肖弟子”。
每一位建筑大师的离去,并不代表他们的精神会随之消散,反之,那些出色的作品,会在现实中继续发光、发热,为这个世界奉献者自己的精神。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