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建筑师

    艺设库 · 2020-01-10 12:08:37

一直很喜欢毕加索,今天想好好写一写,一篇文章并不能概括完一位大师的一生,大家想要详细了解还是要从书、纪录片和现场的真迹感受。

毕加索全名巴勃罗·毕加索,他一生富裕,创造力惊人,共创作油画1800多幅油画,素描多达2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陶器等等,涉猎广泛。曾有人说毕加索是富死的,梵高是穷死的,毕竟毕加索是艺术史上唯一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收藏进罗浮宫的画家,毕加索一直在不断变化艺术表现手法,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风格都被他汲取改造成为自己的标志,在20世纪活跃过的画家,没人能绕过毕加索开拓的道路而前进。

 绘画的技巧成分越少,艺术成分就越高。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长大之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毕加索

毕加索于1881年10月25日夜里出生在马拉加,马拉加是西班牙的第二大港口,这座城市人口密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拥有欧洲最宜人的气候,但是在1881年,这个城市尚未开发,只有当地的人才能享受这美景。

毕加索出生时的房子

私以为毕加索能够一生永垂不朽不得不提的是他有一个好父亲,何塞在家里排行第九,很有艺术天分,一心只想当一个出色的画家,因而两耳不闻窗外事,被称为“不中用的何塞”。何塞专攻自然素描鸟类等动物,一生担任工艺学校的艺术教授和当地美术馆馆长。何塞晚婚,何塞不可自拔的迷恋绘画,迫于生计,他的梦想被女人。孩子和生计榨干了。我们在毕加索对父亲的肖像描述中看到的都是疲惫、聋拉着脑袋的中年男人形象。

毕加索在4岁时画出的东西就令人惊讶,他的一生里,几乎没有受到正统的科班教育,所以他的字母也拼的乱七八糟,即使是在上课时,毕加索也一直在画画,他的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一个特别的人,不能用传统一般的法规去约束他。

《佩帕姨妈的画》

这幅肖像被认为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好的肖像画之一。

毕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为四个时期:时期的名称尚有争议,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粉红色时期”(1904年-1906年)、“ 黑人时期”(1907年-1924年)和“晚期”(1946年-1972年)。

毕加索在1892年进入了父亲的美术班,他教毕加索笔墨、炭条、蜡笔和粉笔的技巧,同时提升油画和水彩的技艺,在大多数人看来枯燥至极的练习,这些基础理论技法与规则对毕加索来说却很愉悦,在1895年完成的《赤足女孩》和《乞丐》是毕加索最满意的少时画作,毕加索在13岁就超过了自己的父亲何塞,何塞深知自己无法创造这两幅画作,从此他把画笔转交给儿子,未曾画过一幅画。

《赤足女孩》

《乞丐》

1895年,毕加索的妹妹死于白喉病,全家前往马拉加度假,绕过马德里抵达巴塞罗那,在马德里,毕加索在普拉多美术馆看到委拉斯开兹、祖尔巴朗和戈雅的作品,这些伟人以绚丽的色彩。隽永的格调和深刻的思想形成了西班牙艺术的伟大传统。

《科学与慈悲》

14岁的毕加索通过两幅画进入巴塞罗那艺术学院这幅《科学与慈悲》算是他对学院派画风的代表作,自此再也没有画过这一类作品。

毕加索书读的极少,几乎没有受过正式教育,而且缺少成人的经验,18岁时他开始发展自己的审美学,想要把当时人们所接受的一般绘画完全摧毁,并且把感受的境界推展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人们会说这是扩大美的观念,但毕加索真正考虑的是本体,而不是“美”这个空泛的字眼。

1900年毕加索举办了一次画展,1901年与巴斯克 埃多里诺举办合展,而批评家的注意力全部放到了这位年轻的艺术家身上,至此建立了他与雅各布的友谊。

《卡萨吉玛斯的葬礼》

毕加索的蓝色时期(1901-1904)受到西班牙之行和好友卡萨吉马斯离世的影响,毕加索穷困潦倒,没有人买他的画,孤绝的悲伤出现在这位年轻人的所有作品中,当时是1月,为了取暖,他把他的素描那段时期的画作以蓝色或蓝绿色的凄惨氛围为特征。

《人生》

是蓝色时期最大幅的油画之一,画中,相依的男女,左边是一个女孩裸体,站在卡萨吉马斯身旁,右边是一名妇女抱着婴儿绝望的眼神,后面年轻的一个似乎在安慰年长的一个,下面另外一个女人坐在地上,他的头伏在膝盖上,蜷缩着身体,整幅画给人一种巨大的压抑、长久的深深的不快乐的感觉。

《悲剧》

《悲剧》一画描绘的是一家三口的生活困苦、无家可归的悲剧。这是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社会动荡生活贫穷落后的悲剧,是世纪交替时期一代人痛苦沉沦的象征。

《蓝色自画像》

一个裹在一件黑色大衣里的半身男子,严肃的大衣和近黑色的头发强烈对比出苍白的面孔,特大的眼睛深深地下陷,毕加索生活的十分艰苦,这张脸上刻画着忧郁、磨难、自我怀疑和深深地不快乐。

《老吉他手》

《盲人的晚餐》

玫瑰时期(1904-1906)

玫瑰时期毕加索主要采用粉色和粉橙色的浅色柔和色调,毕加索于1904年在巴黎遇到了波希米亚画家费尔南德·奥利维尔(Fernande Olivier),她成了情妇。奥利维尔(Olivier)出现在他的许多《玫瑰时期》画作中,其中许多与他与法国人的亲密关系有关,此外,他对法国画作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在此期间,绘画的总体乐观和乐观情绪让人联想到1899年至1901年(即就在蓝色时期之前),而1904年则被视为两个时期之间的过渡年。

《拿花篮的小女孩》

在2018年拍得1.15亿美元,这是毕加索玫瑰时期非常重要的作品,然而这幅作品在当时仅需要150法郎就可以买到,相当于160元人民币左右!毕加索与马蒂斯作为同时期的艺术家,他们也彼此惺惺相惜,从此开始了友谊之路。

《两个小丑》

马蒂斯比毕加索大了11岁,马蒂斯出身中产阶级,博览群书,教养极佳,这时麦迪斯虽不出名,但已很具争议,马蒂斯为毕加索介绍有钱收藏家,为后续毕加索的创作转化了很大的动力。毕加索曾说:“成功太重要了!常有人说一个艺术家应当为自己、为对艺术的热爱而工作,而且要嘲笑成功。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艺术家需要成功,不只是为了生活,主要是为了能看清自己的工作。”

《带烟斗的男孩》

这幅画最初被约翰·海·惠特尼(John Hay Whitney) 于1950年以3万美金购得。2004年5月5日,这幅画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亿零416万8千美金的天价成交。

毕加索对女性形象的描绘贯穿于他的毕生创作。创作于1904年的《穿无袖衬衫的女子》描绘了毕加索当时的情人玛德琳,虽然画面中仍洋溢着大片的蓝色,但此后的作品反映了从蓝色向玫瑰色时期的过渡。她清瘦的体型成为了过渡时期女性形象的特征,这种形象不仅标志着蓝色时期的最后阶段,也是毕加索在将来对其情人相貌和身份解构和重构的一种尝试。

《拿扇子的女人》

《红色背景中的小丑》

画面中面无表情的小丑坐在一堵墙上耷拉着双腿,他即使身着戏服也表现出一种赤裸的意像。虽然马戏团成员总是处于表演和运动之中,毕加索更倾向于描绘他们宁静的幕后姿态。

《红色背景中的裸女》

《杂技演员一家与猴子》

毕加索人生境遇的改善促使其作品色调从蓝色向玫瑰色转变,其主题也转向更为轻松的马戏团杂技演员和小丑。毕加索对马戏团的热情可能来自于他青年时期与马戏团明星骑手罗西塔·奥罗的浪漫经历。“对我来说,马戏团的魅力真是不可抗拒”,毕加索曾回忆道:“我最喜欢的是小丑……这儿的小丑最早开始放弃传统戏装,穿上更好笑的新服装。这真是一种启示。”

随着毕加索名声大噪,越来越多的访客找到毕加索,请它解释画——它是什么意思?毕加索一辈子都厌烦这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始终围绕着他阴魂不散。

但是很多访客也并不讨厌,他们为毕加索带来了金钱,毕加索在1906年注意到野兽派,塞尚于1906年去世,但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在1907年春天,这幅作品终于产生,毕加索把他的绘画、雕刻的所有观念结合,这是关于空间、体积、质量、颜色平面及线条的概念,这幅作品备受争议,这是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如同一颗无政府主义的炸弹投入了西欧的绘画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幅令人摇头叹息的画被证明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最有冲击力的画。

《哭泣的女人》

1907年-1908年,毕加索走到了立体派边缘,初次试探备受质疑,他的灵魂时常孤独,他想念塞尚。

《卡恩维勒肖像》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我是真的无法看懂了。。

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三个乐师》

《三个乐师》是毕加索以几何形体造型的立体主义的代表作。

《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毕加索与布劳格开拓了立体主义的先锋,他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来表现自然”当做自己的艺术追求,1911-1921年,他们朝着更高的立体主义前进,创造了很多静物作品,暗褐色和淡赭色最常用。

这幅《沙滩上奔跑的两女人》于1922年是毕加索“古典时期”的代表作。

画面中丰满、活跃的两位女性展示出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同时,其雕塑般的人体形象是毕加索在“古典时期”的一大创新,这既不同于“蓝色时期”佝偻瘦削的人体,又不同于“玫瑰色时期”纤弱修硕的人体,而是一种粗大宽厚到不能转肘屈膝的夸张人体形象。这样,整幅画看上去极其稳定,体积感十足。另外,毕加索这一时期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较厚重绚烂,尤其是多用黄色及棕色,大大提高了画面温馨怡人的生活气息。

《坐着的女人》

《工作室》

《朵拉玛尔肖像》

毕加索曾创作多幅朵拉玛尔画像,画中,一只绿色,一只蓝色的眼睛亮如夜空中的星星,传达出知性与活力,聪慧与热情。脸上的色彩多样且明艳,脸型稍长,与毕加索笔下泰蕾丝的面部色彩单一,线条柔和形成对比。尖利而色彩艳丽的手指显得灵动敏捷,而指甲的血红色也令人想起毕加索初见朵拉.玛尔时她以刀刺指而鲜血淋漓的情景。人物衣服色彩对比强烈,线条劲健,突出掩于衣服下娇小玲珑的肉体,亦凸显人物干练的性格特点。

1937年,西班牙正经历战争,毕加索的出生地马拉加正经历着最恐怖的梦魇,整个城市被轰炸,最野蛮的蹂躏正在进行,毕加索愤怒童心之余,创造《海滩上的女人与孩子》

1937年4月26日,德国飞机袭击格尔尼卡,整个城市完全被破坏,血流成河。毕加索满腔热血投入到创造中,用绘画来抗议,《格尔尼卡》并非一日完成,近7米长,4米高,整个画面死寂又充满了哀嚎,绝望而孤独统治着整个画面。

这幅画仅使用了黑色和白色,和广泛的灰色油漆。画的中央是一只死去的马和一位拿着灯的妇女,中央下方是一位死去的战士,手里握着断剑和一支鲜花。左边是着火的房子和尖叫的女人。右边是一只公牛,一位仰天嚎啕大哭的妇女还有她死去的儿子。

仰天哭泣的母亲,眼睛像泪水一样垂落。怀抱里失去生命的孩子,鼻子像损坏了的机器零件一样耷拉著,毫无生气。母亲口中的舌头和画面中央马匹的舌头一样,呈尖锐的三角形,让人仿佛听见直刺云霄的尖叫。

从战争一开始的时候,毕加索就在用自己的作品、钱来支持政府,当难民来向毕加索求助时,从来没有一个空手而返的。

毕加索从1928年开始制作雕塑直到生命的尽头。

篇幅有限,这篇只写一部分,1938年至1973年的漫长岁月下一篇再写。

阅读:1400
2020-01-10 12:08:37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艺设库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