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归属感经济学:企业文化如何将员工参与度转化为绩效
    建筑师

    Gensler · 2025-08-10 20:44:52

归属感经济学:企业文化如何将员工参与度转化为绩效

Gensler Costa Rica(摄影:Andres Cueto)

在当今职场,员工参与度不仅是个流行词——它更是推动组织成功的关键动力。真正的参与度超越了工作满意度或生产力指标。它关乎员工为工作所付出的情感与智慧投入。高效的办公空间与深度员工参与的相结合,能帮助员工建立与公司使命的共鸣感、获得环境支持并拥有成长空间——此时他们不仅是贡献者,更成为蓬勃生长的价值创造者,而非沦为机械劳作的“牛马”。

Gensler认为参与度是驱动创新、协作和韧性的能量。它将例行出勤转化为有意义的参与。敬业的员工情感投入、思维专注、行为上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他们拥有归属感,能看到发展前景,并理解自己的贡献如何产生影响。从根本上说,他们能够持续展现出高水平的表现、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相比之下,其他员工可能沦为被动、仅为完成任务的生产工具。

但参与度不会凭空发生。它始于有意的组织发展——清晰的价值观、平易近人且反应迅速的领导者,以及一种将工作人性化置于优先位置的文化。策略应引领方向,设计则是这些价值观在实体空间的具体体现。当这些核心驱动力协同一致时,工作场所便演变为一种生态系统,不仅能吸引并留住人才,更能提升绩效、培养忠诚度、并消除职场班味,营造让员工感到被关注、被倾听、被重视的文化。

归属感经济学:企业文化如何将员工参与度转化为绩效

LinkedIn,美国加州(摄影:Jason O’Rear)

 

企业价值观与员工行为的深度绑定

 

世界卫生组织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职业现象,它已波及众多企业——其表现如精疲力竭、对工作产生消极和愤世嫉俗的情绪,以及效率下降——这些都放大了建立既激励员工又惠及雇主的体系的重要性。

企业价值观与员工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那些感受到雇主支持的员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表现不佳的可能性更低。获得支持的员工也更有可能留在岗位,保持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且缺勤率更低。

这种员工参与度和职场观念的转变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过去,薪酬是衡量参与度的主要指标。如今则转向更为根本的因素:文化。

越来越多员工将灵活性置于收入之上,倡导适应性强的混合办公模式,呼吁关注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gent)的状况和需求,优先考虑积极的公司环境,同时抵制“过度追求高强度工作”的文化。与易于量化的财务指标相比,像文化这类行为指标更难以被组织衡量。要追踪、衡量并改善文化,一套整合的、全局性的战略对于成功至关重要。

归属感经济学:企业文化如何将员工参与度转化为绩效

Gensler 旧金山办公室设置了“The Vault”空间为深度专注任务提供了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区域


战略如何指导组织更勇敢地引领变革?

 

我们当前的旧职场体系已不再高效或可持续。与其依赖过去企业文化的自动化系统,不如将能量倾注于人性本身。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倾听被忽视的声音,并培育成长环境。

1. 缓解职业倦怠与压力

职场策略团队需通过深度访谈了解组织情感动态。领导者应主动调研员工压力源,例如通过工作坊识别班味蔓延的根源,构建融合行为分析与员工情绪的看板工具。

2. 建立联接与塑造文化

为打造更具凝聚力的团队,组织应设计合理的政策、领导模式、员工工作坊,此外还需打造多样化的实体空间,如健康舒缓室和休憩区等,淡化牛马式劳作的压抑氛围。

3. 促进包容性与归属感

通过照明、声学设计等实现神经多样性关怀,避免仅设置“象征性包容空间”,而是推动全办公室变革。

4. 吸引并留住人才

如今,薪酬不再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唯一驱动力——公司文化与办公环境同样举足轻重。理解新世代人才的需求和坚守的价值观,对公司成长与进步至关重要。关键问题:

  1. 在文化价值与薪酬并重的市场中如何差异化?
  2. 是否清晰把握员工对雇主的期待?

在混合工作模式下,功能性任务的分散性弱化了物理空间的传统效用,却放大了其作为“文化锚点”的核心价值——办公场所必须超越效率逻辑,转型为精心设计的联结发生器:既要催化深度协作的“能量峰值”,也要承载日常化的情感修复与同事情谊培育。

归属感经济学:企业文化如何将员工参与度转化为绩效

全球知名科技公司苏州园区(保密客户)

 

将参与度重新定位为战略要务

 

当工作与福祉深度交织,员工参与度必须是战略优先项,而非事后的补救措施。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归属感的承诺,企业可打造人本职场。

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归属感这一共同承诺的坚守,将文化、空间与领导力协同一致,企业方能打造更具韧性、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员工参与度不是一个待勾选的方框——它是关于人、目标与可能性的一场持续投入的旅程。未来,属于那些愿意以清晰认知和同理心拥抱这一转变的人们。

归属感经济学:企业文化如何将员工参与度转化为绩效

Gensler 北京(摄影:Owen Raggett)

阅读:2044
2025-08-10 20:44:52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Gensler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