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德国HPP建筑事务所 · 2025-07-24 14:58:27
2025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定成果已按照《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定标准》(T/SEDTA002-2024)审定通过,优秀作品一览表 (点击查看完整表单)已正式公布结果。HPP所设计的四个项目成功入选。




01
上海世博会A片区绿谷项目
建筑工程设计(公共建筑)
一等成果

© 吕晓斌
上海世博会A片区绿谷项目位于上海后世博(2010)开发会展商务区,以中国馆为南端向北延伸的4个街坊。整体开发以“绿谷”为概念,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打造山谷般的低密度空间形态。一条生态绿轴由南至北连接七栋浦银中心办公楼和一栋酒店。HPP在2012年国际方案征集中获得规划及建筑设计一等奖,进而完成了“绿谷“最北端一个街坊的设计。其中浦银中心A栋为浦发银行培训中心和金融市场部门办公楼,另一座为洲际酒店旗下的概念酒店EVEN Hotel。

© 吕晓斌
与一味追求超高层作为城市地标的建筑不同,绿谷通过街坊概念的引入,营造了高密度低容积率的街区。在上海这样一个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中,人性化尺度的办公园区更显得弥足珍贵。为使4个街坊的设计遵循统一的绿谷原则,项目在规划阶段就确定了控规条件:其中包括相似的建筑体量和比例、50米塔楼的高度和位置、30米的裙房高度、及一致的容积率、绿化率、贴线率和窗墙比等等。设计师通过各式各样的阳台、露台及屋顶花园为建筑增加了人性化的细节,并使之更加立体。朝向街道的立面笔直且坚挺,与朝向内侧层层递进的巨大露台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谷”的概念。绿色露台及屋顶花园不仅有降温、隔热和净化空气的效果,还为环境增添了和谐的美感。

© 吕晓斌
02
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生产基地
建筑工程设计(公共建筑)
一等成果

© AST Studio
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生产基地位于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东侧,“世界之窗”以南,是一个集大型演艺活动、影视节目生产、艺术展览、创意工坊、观众参观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环球梦工厂”式非新闻类节目生产基地。项目基地呈东高西低走势,整体规划遵循地形,采用台阶状布局将场地切割成4个大台阶,并采用“一轴多心”的设计理念,以一条三维立体的主轴贯穿基地东西,所有演播厅及其他附属功能均沿中轴南北展开。

© AST Studio
建筑设计方案以“七彩盒子”为概念,在台阶状的地形上形成5排绚丽的芒果盒子,组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演播厅集群,其中包含1个美术馆和6个不同规模的演播厅,7个盒子既可独立使用也可串联使用。1个环形办公区漂浮于轴线顶端,俯瞰着整个建筑群。场地内的中央主轴也被称为星光大道,总长400m,南北宽20m,从西侧入口广场开始一直延伸至东侧的办公入口。作为连接不同演播厅的骨架,它是贯通整个节目生产基地的室外通廊,也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

© AST Studio
03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
建筑工程设计(公共建筑)
二等成果

© CreatAR Images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位于江苏苏州太仓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座以“未来大学的样板”为蓝图的综合性校园。校园以“融合共生”为核心设计理念,以马蹄形学院体量串联环形公共空间,呈现发散状的校园空间结构,多样灵活的内部空间充分激发师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区。

© AST Studio
“学习超市”作为校区内的实验性教育平台,是校园建筑设计的核心。在太仓校区的设计中,建筑以一个大尺度的环形体量串联所有学院与配套功能。大圆环作为“学习超市”的主体空间,是一座360°环绕且不间断的共享教学设施,其中包括了共享基础教学设施、学习空间、行政办公及辅助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线上教育与资源服务平台。学院以马蹄形的建筑体量统一沿圆环布置,方便学院间共享教育设施,每个学院拥有首层独立前广场和出入口。

© CreatAR Images
04
中企滨江未来世纪大厦
建筑工程设计(公共建筑)
二等成果

© 吕晓斌
中企滨江未来世纪大厦(浦东新区黄浦江沿岸E8单元E17-4地块商业办公项目)位于上海黄浦江东岸,西侧毗邻洋泾港码头及粮仓文创建筑群,是陆家嘴金融城北岸的重要商务节点。为了在高密度的城市里给使用者提供更广阔的城市景观界面,设计师决定设计两栋独立的办公塔楼,而不是一栋,来获得更多的视野面。建筑依50m限高自上而下排列形体,同时设置结构夹层,用伸臂桁架上托下吊,把所有竖向力都通过核心筒传递至地下。在最大化江景视野的同时,使得首层空间与城市、绿地充分衔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入周边。

© 吕晓斌
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得建筑首层实现了无柱的空间效果,8.5m高的超白玻璃幕墙进一步加强了建筑首层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也在形式上将两栋办公楼的“漂浮”形象做到了极致。除了首层大堂外,每一个标准层都是围绕核心筒的环形大空间,总共8根立柱,透过每个立面仅有2根立柱可见,完全实现了角部无柱的270°观景空间。这是一次形式追随功能的范例,所有的结构形式都服务于视野和空间开放性。

© 吕晓斌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