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Hassell · 2025-05-28 08:05:39
项目速览
重新定义上海城市复合功能空间,树立综合体开发新典范:打造一处宽敞开放、亲自然的社区场所,为城市带来一片宁静绿洲。
促进社会连接:对邻里里弄的共享特质进行当代表达,营造现代公共交流空间。
友好的邻居:塔楼设计遵循日照规则,整个片区通过大量设置的公共空间和秘境森林与周边住宅自然相连。
每个知名城市的主街都具有众所周知的标志性特色。但在主街后往往有那么几条不引人注目的小街道,在那里渗透着隐性的文化、有待发现和意想不到的宝藏。在PAC,你将置身于一处开放的绿色秘境,既能发现标志性的城市特色,也能探索惊喜连连的绝佳体验。
PAC吉宝静安中心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区的黄金地块,致力于成为综合体开发的全新标杆,为租户和市民打造独一无二的体验。这一着眼于未来的综合体项目将顶级办公空间、商业和餐饮融入充满活力的绿色公共空间。
我们与亚洲领先的地产开发商吉宝置业一同打造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片区。Hassell为该项目提供了从城市设计到建筑、室内和景观全方位的设计。以用户的健康为首要考虑目标,同时为上海这座城市再添华彩,该项目的开发指定了极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PAC以上海的传统人文特色为设计灵感,同时充分利用这座城市中令人意想不到的丰富自然景观。正是这种传统城市人文与现代城市风貌的融合让上海立于全球特色城市之一。这种特质贯穿了项目的设计和塑造全新公共空间的过程 — 从私密角落到开阔广场与露台,空间层次丰富,场所串联起特色品牌餐饮、购物体验与全新的甲级写字楼,融入繁忙密集的城市天际线之中。
设计亮点
主体办公楼
高达180米的甲级写字楼是PAC项目的标志性亮点,将成为下一代商办楼宇的代表,为可持续、环保、高效能和技术整合设立了更高的标准。
主体办公楼还运用了其他先进的科技,基于数据的实时建筑管理系统以实现最佳的建筑性能,同时将能耗降到最低。另外,办公楼还可通过APP智能管理系统为租户创造个性化的体验以及人脸识别电梯控制系统。
灵活性与视野通透性至关重要。办公楼的无柱大开间格局实现了格外高效的空间利用,也能根据各楼层的单一或多租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调整。高性能的落地玻璃幕墙让租户享有充分的自然采光和一览无余的景色。
办公楼顶部的两层办公空间犹如皇冠上镶嵌的宝石,提供专属的露台和令人惊叹的上海城市美景。这两层空间在开发中具有吸引优质租户和人才的重要作用。
砖块是贯穿整个PAC的统一立面语言,赋予塔楼裙房、互相连接的露台空间以鲜明的建筑表情。细腻多变的砖砌肌理为商业区域与公共空间带来丰富的质感与斑驳光影。
我们的设计过程还融入了体验设计,为高达三层的挑空办公大堂指定了一套综合的空间激活策略,为来访者打造独特的到达体验,为空间增值。大堂的设计理念借鉴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愿景,契合吉宝这家国际公司总部所在地及其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和充满活力的社区。
大堂左右两侧种植的高约五米的本地乔木,中间则设计为过渡性的花园小径确保了大堂人流高效顺畅的通行,还创造了空间上的视觉亮点和层次感。
开放式环岛前台设置于到达空间的右侧,打破传统的前台成为了一个无障碍、无边界的平台。左侧的休闲座位区设计了两组半圆形的长椅,与旁边的常绿乔木相结合,营造出花园中宁静的对话角落。此外,这一区域还可以用于庆祝重要节日,举办演出、展览和各类主题活动等。
整个大堂中使用的家具材质主要为皮革、古铜色金属和木材,并结合绿植提升空间的亲和力和生命力,同时与外部景观建立了巧妙的视觉联系。
公共空间
PAC与上海静安区的城市肌理无缝融合,在这个炙手可热的地段,新建建筑与老上海不期而遇。项目植根于“自然中的城市”的愿景,打造出一个高架、互联的景观体系,建筑与繁茂绿植露台交融,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开放友好的城市森林延展了公共空间,热情拥抱在地社区。
面对办公塔楼、商业区与周边多样化的城市尺度之间的巨大落差,设计团队从街区历史悠久的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弄堂中汲取灵感。这一传统建筑语言在项目中被巧妙再演绎 —— 从赋予塔楼裙房立面活力的动感格栅图案,到更具亲密感与质感的砖砌细节,无不呼应石库门的精髓。
地面层和低层的建筑为顾客带来不同于传统商场的购物休闲体验。餐饮和零售元素主要布局于两条主要的通道,各具特色,同时优势互补。
主内街两侧分布着大量生活方式品牌和精致餐饮的上海首店,设置了错落有致的多层次露台及连通的步行桥。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区形成“城市界面”,成为连接繁华都市与街区的重要门户。场地另一侧则朝向邻近住宅区,采用一至两层的小体量建筑,融合露台与层层绿植,巧妙实现从高密度城市环境向城市秘境森林的自然过渡。
“感谢Hassell的卓越设计智慧,让PAC既有城市摩登的界面,也有亲生命力的街区。通过红砖立面和阶梯式退台设计,呼应在地文化,又将大量公共空间归还城市。在PAC,没有冰冷的商业体,只有尺度适宜的流动生活剧场。而商业综合体与社区的无界连接,更让PAC犹如一束光点亮整个区域,展现了建筑引领美好自在生活的力量。”
— 张逸,吉宝城市发展部中国执行副总裁
我们试图将真正的自然空间带到这片高密度的、繁忙的城市商业片区。
社区
PAC的成功源于我们深思熟虑的规划设计方法 —— 既全面考量周边城市环境,尊重邻里尺度,又始终以服务社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建筑在不同尺度与界面上,巧妙呼应了传统上海弄堂的规划与居住形态:狭窄蜿蜒的小巷、紧凑多层的住屋,共同营造出一个亲密联结、空间共享的社区氛围。
我们希望PAC成为一个慷慨的邻居,PAC不仅关注项目本身商办空间的用户,也关心周边社区的融入与共建。办公塔楼地面层的大堂公区专为全年举办各类活动与社交聚会而设计,持续激发城市活力与归属感。
PAC是一个乐观的、具有社会包容性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将乐于分享各个精彩瞬间,也会创造无数的难忘回忆。
可持续亮点
办公楼的设计既能够高效地容纳企业和其员工,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健康福祉。使用智能科技、基于数据的楼宇管理系统(BMS)监控实时管理和优化办公楼的能效 — 包括电梯、灯光、空调和CCTV。
满足健康福祉的设计要素还包括充足的自然采光、综合空气净化系统、新风系统等。太阳能板也降低了塔楼的整体碳足迹。
办公楼内还配置了绿色通勤和健身便利设施,从而使其成为中国首批提供酒店级便利设施的商办大楼之一,鼓励人们骑行、步行和跑步通勤。
除此之外,场地内充足的景观绿化也起到了雨洪管理的作用,为城市增添大量的绿意空间。
“设计不仅仅是对空间的塑造,更是现时文明的镜像,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艺术。Hassell在PAC项目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历史脉络,地理环境和文化基因的融合,通过传延旧时弄堂肌理建筑外观,因地适宜的造景,还有顺应当代生活方式的功能设置,书写着我们大家对理想生活环境的思考和实践。”
— 谭刚,吉宝集团城市开发部,上海房地产开发高级副总裁
客户
吉宝置业
地点
中国,上海
现状
已建成
时间
2025
可持续评级
LEED绿色建筑金级认证
WELL健康建筑铂金级认证(写字楼部分)
新加坡建设局绿色建筑标志铂金级认证
中国绿色建筑二星认证
规模
180米高塔楼 / 2.8万平米基地 / 18.8万平米建筑面积
协作方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P&T Group、ALT、WSP、Thornton、FreeState、米绅照明设计、B+H(商场室内设计)、SPD(标识设计)、NOTA(场所营造)
设计团队
Mark Loughnan、Andrew Wilkinson、Martin Lee、Klevis Koco、Alix Smith、林世扬、Angus Bruce、Jason Cuffe、Robert Price、Markus Van Aalderen、刘怡、邹娟、BP Loh、Razvan Ghilic-Micu、吴毅超、Joel Sampson、Rafael Brych、邵枫、安迪、陈晓琳、胡嘉仪、范譞予、曹玥、段博伦、Benjamin Charlton、庄千相、Victor Ung、陈威志、Hanez Gatpo、郭珺、Florencia Gutierrez、郝佳、Madeline Joyce、Jina Kim、Minjae Kim、汪澈、倪国越、周箴菲、Kason Who、杨毅、张翼翀、陈心奕、Giovanni Bertocchi
摄影
Dirk Weiblen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