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建筑师

    HKS · 2024-06-05 12:14:59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医疗事业部全球总监、董事会执行董事Jason Schroer时隔十年之后再次来到中国,出席了成都举办的中国医院建设大会,并在大会现场接受媒体“一筑一事”的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当走进一所医院时,你是否会关注到建筑体和周围的环境?某种程度上,医疗建筑大概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类建筑,来到医院的普通人,多是带着对健康的关注甚至焦虑,很难转移注意力到其它。

对于医疗建筑师来说,如何才能营造一个关怀的环境,让“生硬”变得“柔软”,让建筑先于治疗,提供更多的情绪支持?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与HKS医疗事业部全球总监、董事会执行董事Jason Schroer开启了一场富有启发的对话。

现象 PHENOMENON

医疗建筑观察

#生长力#创作力

如果不是采访,我很难会走近一个以医学建筑为主题的展览会。映入视线的,是满眼的专业医疗建材,如瓷砖、医疗洁净板之类。无一例外,它们看上去都很“硬”,也似乎离日常生活很遥远。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2024年5月17-19日,在四川·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召开了第二十五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暨国际医院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简称CHCC2024)。/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事实上,采访医疗建筑师让我有点“压力”——这类建筑复杂、庞大、专业,很难找到一个交流的切入点。那些英语建筑名词也让我犯难。但我想,医疗建筑这个话题本已经是宏观而遥远了,如何才能让它走近普通人的认知中,被理解而更好地作用于生活?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

 

HKS是全球顶尖建筑设计公司,1939年成立于美国,目前29个办公室分布于美国和全球各地。设计业务范围涵盖商业综合体、总部办公、酒店度假村、医疗、体育项目等。20世纪70年代,HKS组建了医疗建筑设计的专业团队,以达拉斯市的贝勒大学医疗中心和德克萨斯技术大学医学院为起点,HKS开始成为美国医疗建筑市场演变的主导,在美国《现代医疗》杂志排名中,长期位列医疗建筑设计公司榜首。/ ©HKS

我打算抛下对专业术语的执念,难得机会,想和Jason Schroer,这位已经在世界各地做过数不清多少医疗建筑的建筑师,聊聊真实的疑惑,比如普通人可以如何理解“医疗建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医学建筑的看法等等。对了,我也好奇他的动机,为什么想做这类建筑?以及,医疗建筑师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也很有意思。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Jason Schroer

Jason是HKS公司的执行董事、全球总监,负责健康、教育、政府、生命科学和结构版块。他领导HKS全球29个办公室的团队。Jason专注于营造健康和福祉的疗愈空间环境,通过设计创造对个人和社区产生的重大、积极且持久的影响。/ 图为展览会上与Jason的对话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为尊严而设计

早在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便提出了一条著名准则,“首先,不要伤害”(first, do no harm)。其意义在于,医生在诊疗的过程中不要有意伤害到患者。“哪怕不能解决伤痛,首先,别伤害!” 古往今来,这一直是医疗从业者需要恪守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Jason为此深受启发。早年间,在他决心要成为一名设计医疗建筑的建筑师时,也默默把这句誓言铭记于心:

建筑,也应该make no harm(不造成伤害)。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CC Young远景退休社区 / ©HKS

虽然不同地区的医疗建筑设计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Jason认为,人类的境况和需求是相似的,这便是所有医疗建筑设计的共通出发点。对医疗建筑设计师们来说,其终极的使命和目标便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地方了解自己的病情,并让这里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合作,研究使得患者康复的方法。

“因此,设计这类建筑对我来说是一件很美的事,因为所有人都有相同的使命,就是为了帮助人类的疗愈过程。”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皇家利物浦大学医院重建 / ©HKS

具体来说,怎样的医疗建筑才能够不伤害,进而更加关怀?

Jason认为,首先,医疗建筑是一种“为尊严而设计”。当人生病时,往往会感到非常焦虑,而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便是觉得自己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因此,控制感往往是影响其疗愈进程的重要因素。

在建筑的语境下,一个有尊严的环境可以具像化为:让患者对自己的环境有一定的控制权。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目前,HKS已经在大中华地区参与近80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图为合肥京东方医院。合肥京东方医院以简约、高科技、疗愈花园设计,注重患者体验为设计理念,致力于为合肥创建出一所世界一流的智能化医院。该医疗规划遵循建立有效灵活的空间以符合未来的发展,对绝大多数高端医疗技术的发展适应性强,易于满足远期扩建的需求。/ ©HKS

“我们试图创造的环境,是让患者和家人可以有控制感的。并且,这种控制感可以是任何事情,比如人们可以控制照明水平,让房间充满日光,也可以控制室内温度,或者自己在房间时想要坐或躺着的地方…”Jason认为,通过环境给人多一点控制权,会让处于非常脆弱状态的患者感到自身的尊严。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成都医投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

这是为天府国际医疗中心核心区首个重点项目。HKS对该医院的规划采用内外融合的“花园式医院”概念,致力于为医患提供一个绿色生态、舒适宜人的诊疗和工作环境。花园式医院重视绿化在室内、外环境的重要性,利用丰富植物群落,协调景观功能,创造具有缓解心灵压力的疗愈。/ ©HKS

在Jason的启发下,我对于医疗建筑有了更多的具象感知。的确,环境对身心状态的影响,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试想,当你进入的医院,不再是人满为患、光线生硬、墙体苍白;而是人流适中,有着清晰的流线规划和合理的光线运用,甚或在焦灼中抬头望向窗景时,能瞥见一片绿意时……许多焦虑便有可能被纾解。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多向友好的设计

在与Jason对话的过程中,他不断提到一个关键词,Healing(疗愈的)。有趣的是,当人们谈到疗愈空间时,第一反应多会是瑜伽馆或山中的某座疗养院,很难想到刻板印象里或许“冷冰冰”而生硬的医院。

那么,对于医院这样一个以疗愈为终极目标的场域,如何可以让人的感受上更有“疗愈性”?Jason提到了在为儿童和老年群体设计时的感受,

“疗愈开始于感觉‘正常’(normal)。”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科威特儿童医院

HKS结合科威特当地海洋生态和海洋遗产的故事对其进行设计,将科学的历史传统、治疗和水的生命维持性联系在一起。其中的中庭被设计成一个娱乐综合体,用于社区参与、正向分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一个水下场景,大型海洋生物成为病人看诊体验的使者,它讲述了当地与海洋有关的故事。并且,这里的每间病房都可以直接看到大海,还提供足够的空间,让患者的家人过夜。/ ©HKS

对儿童来说,“孩子通常都很好奇,因此,当我们为儿童设计医院时,试图设计一个环境,让他们可以与自己的环境互动。可以触摸墙壁,可以感觉到不同的纹理、不同的颜色,可以在那里改变灯光的颜色:红色、蓝色或绿色,取决于他们的感受,这也让他们对环境有了更多的控制。”如今,HKS已经规划和设计了超过 525 个儿科改造项目及儿科医院。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北京爱育华妇女儿童医院

北京爱育华妇女儿童医院是国际化的高端妇女儿童医院,为产妇和儿童提供全方位的门诊及住院服务,包括月子中心。医院设计多使用自然光线、宽敞的室内设计和高端饰面来打造宁静治愈的医疗环境。清楚明了的寻路系统利用灯光和色彩标明目的地、明确路径和导航提示。爱育华的设计原则是人性化、技术先进的数字化医院,和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医院。/ ©HKS

而在适老化设计中,HKS也建造有许多具有启发性的作品。在如今的老年生活和护理中,Vista理念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理念。该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关注老年人的整体福祉,包括身体、情感、社交和精神需求。

HKS也是Vista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在德克萨斯州CC Young远景退休社区的设计中,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市中心天际线和周围湖泊的壮丽景色——这些景色通常是为独立居住的居民保留的。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他们通常走得比较慢,或许看不太清楚、听不太清楚。这与儿童设计截然不同。当我们考虑到老年群体时,会从如他们视力的情况为基点思考设计。比如通常地板的反光性很强,会让他们迷失视觉方向,因此我们会想要创造出不反光的效果。”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Buckner Ventana养老公寓 / ©HKS

在做为老年群体的设计时,Jason会身临其境地想象老年患者的真实处境与需求,“作为老年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如果我在这一边,这意味着一件事,但如果我站在那一边,这可能意味着一些不同的东西,比如地面高差的变化等等。因此差异化设计的运用是很重要的,比如在不同高度的地板对应不同的颜色等,会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浏览各种细节。”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Buckner Ventana

养老公寓

 

Ventana 位于市中心北部,双塔的落地玻璃窗可让人360度欣赏达拉斯天际线和周边大都市区的景色。每座12层塔楼的中心轴均呈15度弯曲,增强了全景视野,并将建筑物优雅地并置在紧凑的场地上。通过使用温暖而空灵的材料以及与景观建筑的融合,Ventana 提供了充满活力和精致的空间,供居住、生活和留下回忆。/ ©HKS

如今,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结构变化,都显示了老年人口占比的明显提高,预计到2050年,22%的世界人口将会在60岁以上。面对占比越来越高的老年人口,适老化设计是养老机构、住宅乃至城市公共间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也观察到了世界其他城市的这些适老化案例,是十分具有启发性的:

日本千叶县柏市,离东京都心约30公里,为全日本中先行达到老龄化的地区,也是养老模式改造的试点地区。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丰四季台社区

 

鉴于丰四季台社区的老旧状况,开发商、行政机构、研究机构形成了集民、产、官、学的工作模式,致力于以“Aging in Place”((就地养老)为目标,实现集照护、医疗、急救、就业、多世代交流多功能于一体的分期社区改造,从而令老人摆脱“社会断连”,亦让适老型社区更具活力。

在欧洲,Claudius hǒfe位于德国波鸿市中心城区,与中央火车站仅5分钟距离。该项目旨在创造和谐的未来住区无论年老或年少、单身或家庭、健全或患病,所有居民都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本地发展中。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Claudius hǒfe

 

这里突破了传统意义的住宅基础商业设施,在业态打造中,底层商业区包括便利店、美发店、餐厅、咖啡厅、酒吧、儿童活动中心,同时,这些企业与商户需提供资金以支持项目内可流动性护理中心的日常运作,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帮助。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手术室方位被改变后……

通常情况下,手术室房间内的手术台是与对应墙面垂直的,而在一次空间改造案例中,Jason带领团队调整了手术台的方向,把它摆放在了房间对角线的位置。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思考了患者头部和脚部位置对设备的需求。”Jason一边画图,一边向我介绍:对角线的摆放,是为了能更好利用空间,这样,床沿两端位置便可以放置更多手术器材。并且,经过试验,此时的空间也能容纳更多医护人员:手术医生、助理护士等等。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Jason在笔记本上画图演示这个过程

 

与手术台摆放的改变相呼应,团队在对空间的改造中,还改变了天花板和地板纹路的走向,于是地板的样式是倾斜的,天花板的角度也能与患者担架的角度相匹配,“这有助于医生更有效地将自己定位到患者身上。总的来说,改造后的手术室,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更多的空间,并允许更多的来回循环。”

整个改造过程,HKS团队花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他们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邀请12位医生,戴上VR护目镜,在虚拟空间中创建一个手术室。这样,每个医生都能在虚拟现实中,根据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房间组织,设置所有设备位置的摆放。实验结束后,团队把每个布局叠加在一起,就了解到了在医生们的需求中,什么是相似的,什么是不同的。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Jason提到的手术室案例来自HKS对德克萨斯州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设计。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UT MDA)作为世界公认的权威的肿瘤专科医院,是1971年美国“国家癌症行动”计划指定的最早的3个综合癌症治疗中心之一,也是目前39个肿瘤医学会指定的综合性癌症治疗中心之一,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公认的全球最好的肿瘤医院。/ ©HKS

理解建筑其实是为了理解我们周遭的环境。因此,一个好的医疗建筑,

不仅是在技术与功能上体现关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使得患者身边的环境更加鲜明可读、提升患者的控制感,抚平焦虑的心境,重拾尊严感。

在世界范围内的医疗设计中,日本梅田妇产科医院也让我深受启发。在这个案例中,原研哉特别设计了一种独有的标识系统——布袋标识。白布做的标识本身很容易脏,之所以选择,因为这样能展现出医院让易脏的东西都能保持洁净的真抓实干的能力。并且,所有的标识被设计成易拆装的,松紧带让其变得就像浴帽一样方便,所以一旦标识脏了,可以马上换下并送去洗掉。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HKS洞见 | 医疗建筑,不要“造成伤害”——一筑一事采访

 

日本梅田妇产科医院 / ©网络

 

无论是变动手术台的位置,还是一块白色的布袋标识,我想,宏观地理解医疗建筑设计或许不容易,但每个触及人感受的细节,可以成为普通公众理解这个领域的切口。那么“理解”何以重要?对于医疗建筑这个特殊建筑门类来说,Jason启发了我,理解不仅可以产生控制感,也助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产生信任。

编者后记

对我个人来说,最好奇Jason的一点大概是:他为何选择成为一名做医疗建筑的建筑师?

我们知道,哪怕是在种类纷繁建筑类型中,医疗建筑设计都是被公认“很难”的。那么到底难在哪里?首先是它的综合性,如Jason所在的HKS提供的是对整个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不仅是建筑设计,还涵盖了应用研究、咨询服务、品牌体验等等。其次是变化性,医疗系统设计本就极为庞杂,而如今,还面对社区的健康和福祉、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等不断出现的新需求,这些都对相关设计从业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然而,正是这些变化、复杂与严格,吸引了Jason。谈及早年间为什么想要从事这一领域,“医疗设计这件事,不仅只是为设计高功能或技术的复杂性,还要试图创造一个疗愈的环境,这些加在一起,让我非常兴奋。”

阅读:1277
2024-06-05 12:14:59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HKS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