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施耐德+舒马赫 · 2023-08-08 20:44:48
南方新住宅:深圳南山建工村公共住房设计是s+s第一次参与尝试公租房类的设计竞赛,我们希望能用建筑设计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公租房的品质。很荣幸的是,在这次竞赛中我们的概念提案获全球前十九强!南方新住宅项目是深圳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公租房设计竞赛,评审会于2023年7月18日在深圳举行,共有185个国内外优秀机构参与竞赛,采用记名投票(逐轮票决)的方式,以6轮9次投票得出最终结果!
▲鸟瞰效果图 ©schneider+schumacher
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地处南山区与宝安区交界地带,毗邻建工村保障性住房(一期)、广深高速和 中山园路。项目用地包含2个地块(05-02地块、05-04地块),总用地面积约51168平方米。其中05-02地块用地面积约32315平方米,05-04地块用地面积约18853平方米。
▲项目区位图 ©有方
设计理念.
深圳是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承载许多离家之人的希望,在房价难以企及的环境背景下,公租房作为调控方案应运而生。因此我们取案名为“徙鸟归巢”,“徙鸟”指代深漂的人,“归巢”的意思是想创造一个有归属感的社区。因此在此次公租房概念方案中,我们提出在建造速度和社区质量上的优化方案,探索未来的公租房社区形式,希望更快更好地建造居住区,为大量的深漂一族提供家的归属感。
▲街景效果图 ©schneider+schumacher
▲概念剖面图 ©schneider+schumacher
设计策略.
住宅一直是现代建筑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集合住宅设计的重大成就,往往构成建筑学发展的重要节点。因此我们的设计也希望让大家知道,公共集合住宅在保证数量、指标和成本控制的基础上,仍可以实现卓越的空间品质和类型创新。
▲总平面图 ©schneider+schumacher
构建“社区感”提升居住质量
传统公共住房单一点式布局缺乏公共空间,居住者只生活在自己的封闭空间中,我们希望打破这种疏离感,建构3D立体复合的未来社区,在设计上我们采用围合式布局产生院落式且层次感丰富的公共空间,在既适配高密度空间的同时为住户提供更便利可达的公共服务和多层次的空中花园,全面提升共享服务与社区环境。
▲设计策略 ©schneider+schumacher
“快速建造”提高建设效率
居住单元采用模块化,首先统一设置3m的单元模数,再将居住模块放到桁架和核心筒形成的结构内,形成一组单元,最后单元与单元围合式组合成单元院落。
▲设计策略 ©schneider+schumacher
利用预制装配式快速建造是我们另一个提高建设效率的策略,完善的工业化建筑流程可大大提高建造效率,短期内满足庞大的需求量。
▲设计策略 ©schneider+schumacher
“灵活组合”增加户型可适应性
居住单元基于3m×9m及3m×7m两种尺寸模块进行组合,根据不同居住人数及需求形成4种不同面积的组合方式,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设计策略 ©schneider+schumacher
效果图展示.
▲鸟瞰效果图 © schneider+schumacher
▲京港澳高速同乐检查站视角 ©schneider+schumacher
▲西丽综合枢纽视角 ©schneider+schumacher
▲西丽生态公园山顶观景台视角 ©schneider+schumacher
▲京港澳高速南头立交出入口视角 ©schneider+schumacher
▲中山园路(向北)视角 © schneider+schumacher
▲中山园路(向南)视角 ©schneider+schumache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南方新住宅:深圳南山建工村公共住房设计公开竞赛
项目类型:住宅项目
项目地点:中国,深圳
项目业主:深圳市南山区建筑工务署
设计单位:施耐德舒马赫(天津)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Michael Schumacher
主创设计师:Joachim Wendt、王楠
设计团队:罗景文、李猛、吴美思、李嘉俊
商务团队:易宁伶、刘雪冰
用地面积:51168㎡ (05-02地块:32315㎡、05-04地块:18853㎡)
设计时间:2023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