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城市更新 | 大华1935 - 国家工业遗址的回归与新生 (下)
    建筑师

    伍兹贝格建筑设计事务所 · 2021-01-23 14:20:49

 感谢《建筑技艺》杂志对大华  1935  城市更新项目的专篇 报道。

文保设计

改造尺度捏,是一个不断与文保专家、业主和当地居民讨论的过程。西安大华 1935 属于文物保护建筑群,为了精准把脉,设计团队进行了详尽的基地调研,确定每一座建筑的空间现状、结构质量、文保等级、改造范围等,踏勘核实现场条件与图纸的不同之处,并对其可挖掘的历史要素进行梳理,结合文物保护条例,充分与文保部门沟通,找到文保建筑和新功能的平衡点。

▲ 三维模型

尊重文物和确保商业效果的平衡是设计的出发点。根据文保要求,大华 1935 需尽量保留民国风的建筑立面,立面可改造的范围不宜超过 20%,那么立面设计的重点就在于主要建筑入口形象的打造,尽量让原本封闭的厂房空间体现出新功能的昭示性

在室内改造中,原有纺纱厂的风管梁被充分利用,设计团队在其中放置风管,让原有的建筑构件发挥新的功能。厂房老旧的门窗构件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热工要求,需要选择与老建筑风格相匹配的新门窗替换。为了完整再现厂房的历史空间,设计团队对剥落的内墙粉刷面和屋顶构造层等都进行了精心修缮,力求使历史韵味与现代功能相得益彰。

▲ 轴测分析图

5

建筑设计

N1 建筑—织梦车间

“织梦车间”定位为“奢华新概念、旗舰风尚馆”,区域功能以潮流零售品牌和多元餐饮业态为主基调。原建筑始建于 1988 年,原有功能是梳棉、并条、粗纱和细纱车间。

N1 是整个建筑群的门户,因此在建筑西广场设置了展示大华历史风貌的室外观景平台,形成主广场的视觉焦点,平台形态与现有的锯齿状屋顶相呼应。原本剥落的深色墙体饰面替换为有历史特色的砖墙面,再现大华厂的辉煌过去。二层露台开辟为商业外摆区,将实体墙面替换为玻璃隔断,使室内外视线通透。室内在北侧设置开敞中庭,向北拉动商业动线,同时也能优化室内采光。

▲ 主入口

N2 建筑—百戏车间

这是一个面向全龄层的“互动娱乐体验空间”,以精品零售、互动体验和时尚餐饮为主,其东侧设置了大型室内娱乐空间。原建筑始建于 1994 年,原有功能是老纱厂、清花、喷织和整理车间。

N2 南侧在外立面间隔设置突出的窗框,以活跃二层以上的立面效果;中部区域增设观景电梯,将人流引向屋顶观景平台,由此可达整个厂区的制高点,在那里人们可以眺望大华厂壮观的锯齿屋面和西侧的大明宫遗址公园。西立面与 N1 之间增设连桥,强化  N1 和 N2 的商业联系并形成环形商业动线。北立面中部保留利用半室外的入口空间,强化正对大华厂原大门的历史轴线。室内在西侧设置新的中庭,满足餐饮零售业态的展示及采光需要。

N3 建筑—动力车间

以运动零售、运动体验为主的“动力车间”是一个“运动活力能量场”,空间中央设置室内滑板场地。原建筑始建于 1947 年,原有功能是细纱及筒倂捻车间。

N3 的建筑主体保存较为良好,是 20 世纪 40 年代混凝土厂房建筑的优秀代表,本次改造着力保留了其富有结构秩序的建筑空间。西立面利用与 N1 之间的原有连桥,在山墙上开设入口,将客流通过连桥导入 N3 建筑中。在其余几个立面上对原有门窗洞口进行了翻新,维持具有韵律感的锯齿状屋面。

▲ N3 动力车间

N4建筑—日集车间

依托老厂房而设的“文创生活集市”内包含具有传统市集特色的购物及体验空间。原建筑始建于1935 年,原有功能是筒倂捻车间,在历史上经过多次改建或加建。

N4 建筑历史悠久,结构主体是独特的钢构架,保存良好。其内部还存有多处历史标语,这些历史元素借助室内通透开放的店铺设计得以保留。南立面结合现有条件设置外廊,形成半室外的灰空间。北侧配楼结合原有柱廊广场,形成适合餐饮外摆的景观空间。

E1 建筑—乐府车间

“乐府车间”以 IMAX 影院、小剧场群为主,主题餐饮为辅,定位为“文化影音超体验”空间。原建筑始建于 1979 年,原有功能是新布场和梭织车间。

E1 建筑在基本保留了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将西南角原有室外楼梯拆除,以提高电影院入口空间的昭示性,形成厂区中心动线的东侧开放节点。影院部分将室内局部下挖,以满足影厅的净高要求。

E2 建筑—翰林车间

“翰林车间”内的空间以文创书店、博物馆、零售和轻餐饮为主,形成“文艺新主张”,建筑东侧为大华 1935 博物馆。原建筑始建于 1935 年,原有功能是老布场、准备与浆纱车间。这座建筑曾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厂房,采用钢结构布置;其西南角尚存大华的厂徽及“生产车间”四个字,是 珍贵的历史遗存。

因此为保持其历史风貌,将南立面店铺门头退至建筑室内,形成了保持历史印记的内廊。在大华 1935 博物馆内,综合展示了大华的珍贵史料,人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近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

▲ E2 翰林车间

6

室内设计

大华厂房内部原有的质朴而震撼的历史空间,给设计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平衡历史遗存和提升商业氛围看似矛盾,但其实二者是可以互补的。比如厂房立柱绿色的墙裙是否应该保留?如果保留下来,则能留存工业风的记忆;但是如果全部保留,又可能会影响现代商业氛围。设计团队决定在室内的公共空间保留这个历史遗迹,而周围标准店铺的立柱则进行适当翻新,力求寻找室内空间氛围的平衡。

▲ 室内空间

新商业需要布置较多的水暖电管线,这些管线可能会对历史空间造成影响。设计团队做了很多空间模拟与设计,或是将机电管线隐藏在店铺招牌背后,或是放置在现有的风管梁内。公共空间也没有设置商业建筑常见的吊顶,而是选择将厂房粗糙的屋顶结构完全裸露,把这座历史建筑的空间震撼力传递给前来体验大华的每一个人。

大华 1935 项目开业后,很多人在其中驻足欣赏厂房原有的牛腿柱和风管梁,和家人一起细细品味、感叹。大华厂的历史文化厚度带给人们完全不同的商业体验,仿若亲身穿梭于 80 多年历史长河中。

▲ 室内中庭

结语: 

西安大华 1935 项目是伍兹贝格一体化设计团队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重要实践。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品牌策划专业都与业主和各位顾问进行过深入讨论,一起深入探索大华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挖掘出“线”这个品牌 DNA,以此赋予老厂房新的价值。

曾经辉煌的厂房,现在依旧人气满满,大华 1935 的回归是让人欣慰的。大华厂不仅是工业遗产,更承载了厂区职工的归属感,社区居民的生活记忆。让这座历史厂房重新回到西安人的生活之中,是设计团队的夙愿。本项目的实践充分发掘了历史建筑的精神内核,通过丰富的商业及文化内容拉近现代人与历史的距离,续写了历史建筑的新篇章。

阅读:5237
2021-01-23 14:20:49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伍兹贝格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