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小程序
- APP
- 档案号
奥雅纳 · 2022-07-15 13:55:18
© DEL RIO BANI
2020年至2030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净零未来的关键十年。在助力实现这一全球气候目标方面,城市的作用至关重要。打造绿色繁荣社区,为城市的低碳未来设定积极愿景,将成为带动变革的有效催化剂。
奥雅纳引领
低碳城市未来
可持续发展是奥雅纳设计的核心,我们于此前启动一系列脱碳合作与行动,借助理念和技术创新,积极并全面地推进并实践净零未来。2019年,我们制定气候服务计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迁,并于2021年受委托担任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可持续顾问。
日前,奥雅纳与合作伙伴C40城市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共同出版《绿色繁荣社区——以“15分钟城市”为特征的迈向净零排放之路》全球指南中文版,供地方政府参考和制定实现零碳社区计划。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参与指南编制,对其适用性与参考性开展深入研究。
《绿色繁荣社区》概述了于社区尺度实现净零排放的机会、建设绿色繁荣社区的两大核心支柱,以及与之对应的十种设计方法。指南详细解读设计方法中的关键概念,并介绍来自全球城市的最佳实践和案例研究。指南为实现绿色繁荣社区提出完整实施路径,对现有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案给予补充。
关注奥雅纳官方微信
回复
绿色繁荣社区
获取报告链接
何为
“绿色繁荣社区”?
“绿色”和“繁荣”是建设绿色繁荣社区的两大关键支柱。
“绿色”即净零碳排,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开发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并以稳健和透明的方式抵消剩余排放。
“繁荣”即有韧性、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充满活力、安全和包容的环境,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使社区与整个城市及其他地区无缝连接。
在紧迫的全球气候议程中,“绿色繁荣社区”已成为一个新重点。通过采用整体、综合性方法,可以统筹社区规划、设计和运营的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打造以人为本、人人宜居的社区,长期实现稳定和透明的净零排放。
© C40 Cities/Arup
如何实现
“绿色” 和 “繁荣”?
建设绿色繁荣社区需要一种对社会有益并得到广泛支持的低碳城市化模式,同时,这种模式需能够迅速得到认可,并被复制。指南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以下十种方法:
© C40 Cities/Arup
这十种方法将有助于在项目开发前期为社区构建愿景、设定目标、确定关键利益相关者并制定发展纲要,亦可用于在整个开发周期对项目进行追踪,审查发展方向,以实现绿色繁荣社区目标。
案例
研究
BBC大规模改造翻新
英国伦敦
© Hayes Davidson
占地14英亩的BBC电视台前总部,现已被改造成一个混合用途的住宅、商业和休闲综合体。改造保留了历史建筑,并重新启用三个原有的电视演播室。奥雅纳为项目提供了前期尽职调查、总体规划建议,以及开发阶段结构、机电、幕墙、交通和基础设施咨询服务。
项目对标志性的“赫利俄斯(Helios)”主楼进行了结构加固,以便在上方加盖两层新楼层——其中一层为顶层公寓。改造保留了原始地基,节省了材料、工期和成本。改建后的中央庭院和新办公楼首层现已向公众开放,变身咖啡馆林立两侧的“街道”。设计尽可能沿用了该建筑20世纪中叶的风格,保留其原有特色。
迈向净零的
发展路径
成功建设绿色繁荣社区需要一套战略性和整体性的方法,为此,指南详述了实现净零目标的战略发展路径:
1.准备项目
确定投资场地,识别可以发挥领导作用、致力于实现愿景、对成功实现愿景负责、建立合作关系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2. 建立基线
对当地情况进行更广泛的摸底,识别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驱动因素。计算初始排放量基线,并确定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
3. 设定愿景
为社区建立清晰的愿景、目标和指标。建立全开发周期框架,指导从概念和设计到实施、建设和运营各个阶段。
4. 确定行动
在社区规划、设计、开发和运营中建立关键行动、责任和问责机制以实现愿景。优先“十种方法”并将其纳入行动计划。
5. 实施计划
商定融资、政策、伙伴关系和合同安排,并通过长期稳定的成果予以实现。
全球
城市实践
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北京、伦敦、巴黎、米兰、多伦多和东京在内的众多城市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减少排放并创建繁荣社区,为更广范围的绿色繁荣社区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
© C40 Cities/Arup
以首钢正气候区为例,该项目位于北京新首钢综合高端产业服务园区内,占地超过8.6平方公里,是北京市内低碳、可持续城市发展新方法的试点。奥雅纳为其制定了绿色生态规划,提供“正气候”咨询服务。
为实现对气候的积极影响,项目边界内的碳排放量已通过大幅减低能耗和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降至最低,未来也将通过抵消剩余的排放量以实现碳中和目标。该项目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在地低碳策略: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认证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以交通为导向的设计和低碳交通
水资源管理
通过家庭垃圾管理,减少垃圾填埋量,包括废物分类和回收
将垃圾转化为能源以及城市植树,提高绿地的碳汇能力
黄维杰
奥雅纳总工程师
中国区碳策略咨询总顾问
我们希望可以增进人们对城市应如何促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解,助力世界各地的新建和既有社区实现减排,打造绿色繁荣社区,迈向净零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与C40等合作伙伴一同积极探索碳中和愿景下的城市转型之路,从落地和示范的角度同时贡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