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line+空间赋能》:限定条件下的价值释放
    建筑师

    line+ · 2021-10-08 14:06:53

由孟凡浩、朱培栋著,李翔宁作序,刘宇扬、陈伯康撰文评论,《line+空间赋能》聚焦line+成立三年以来的21项建筑实践,并通过四大实践场景——自然场域中的在地营造、城市空间中的边界重构、高密度类型的机遇挖掘与区域尺度下的有机发展,和四项赋能策略——模式赋能、形式赋能、材料/ 工艺赋能和类型赋能,为line+的多元化实践描摹出一个内在的脉络。

《line+空间赋能》既是一个工具库,也是一套方法论,多种赋能策略在不同实践场景中,互补互力,相得益彰,编织起一张交织的“空间赋能”能量网。

时间回到line+成立前,从业十余年的孟凡浩敏锐地察觉到了行业形势的变化,正如他在前言中谈到的,“急速的城市化进程逐步放缓,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逐渐步入了一个减量时代,继而可能将转为存量建筑更新阶段,市场节奏的变化也会对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的一些背景变化,促使我想去探索有没有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形式,能够更好的平衡质与量之间的关系。”

杭州东梓关回迁农居(孟凡浩过往作品)

促成line+的另一方面原因是源于孟凡浩自身职业发展阶段的驱使。读研加工作,七年师从南京大学张雷老师,使其学习到小型先锋事务所批判性和研究型的工作方式。而在gad工作的九年,向王宇虹总、黄宇年总、张微总等各位行业前辈学习如何直面市场化的需求,如何控制实施建造的准确性继而实现品质感和价值感。他希望line+是将这两段经历的结合,以此开启职业生涯一个新的阶段。

杭州西溪首座(孟凡浩过往作品)

时间再倒回到2012年,时年28岁的朱培栋以freelancer的状态为合作伙伴赢得浙江音乐学院的设计竞赛后,在gad 王宇虹总、张微总等人的指导下,GLA宋萍总的协助支持下,第一次有机会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带领三百余人的团队,全过程地参与设计和建造这个曾经的浙江省“一号”工程,他在书中提到“这是一次从纸面建筑师向实践建筑师的转型”,也使其得以在建筑营造背后复杂的社会博弈中认识到传统建筑师的工作模式和能力边界。

浙江音乐学院(朱培栋过往作品)

同样的,对朱培栋来说,line+也是其建筑探索的新阶段。成立line+前,在大型民营设计机构一线近十年的工作经历中,一种源自社会实践和市场回应的社会化的建筑学观点在脑海中逐渐成形,朱培栋将其归集为一种对待当代建筑学的“新”态度——作为“工具”的建筑学。“传统导向的建筑学叙事建构与高度市场化的社会需求、快速变迁的城乡环境和持续迭代的建筑使用场景之间产生的剧烈碰撞,而在另一维度上,建筑学本体的核心价值正不断受到来自上游日趋专业化的客户和下游专业化分工的技术顾问的同时挤压——这迫使我在进入建筑设计一线实践的同时,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方法论。”

浙江音乐学院(朱培栋过往作品)

2017年底,孟凡浩和朱培栋在杭州共同创立了gad · line+ studio。“line”即边界,以建筑设计为基点,“+”旨在以跨界思维的方式,突破传统行业领域的明晰界限。line+是一个为了适应时势变化而产生的新型设计组织,一家直面市场化需求的“创意工厂”,以专业性实现空间品质,以创新驱动实现价值迭代。

line+ 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左)和朱培栋(右)

上图:line+建筑事务所(杭州办公室)

下图:line+建筑事务所(上海办公室)

自2017年底成立以来,从城市空间塑造到乡村文明振兴,line+始终坚持批判性思考,营建根植于地域和文脉特征的设计作品,回应并诠释当代文化的多样内涵。在保证高品质完成度的前提下,积极介入城市公共空间、高端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实践、文化度假旅游等多种项目领域。在这一具有极大广度的实践中,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中找到一种共性,正是《line+空间赋能》的一个目的和一次尝试。

泰山九女峰书房及休闲配套设施
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在序言《空间赋能:限定条件下的价值释放》中首先提到,“line+的实践似乎很难被简单地归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李翔宁

李翔宁认为,在当下的中国,建筑不再单纯地解决功能性要求,也成为了一种媒介,传递着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而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line+的实践显得尤为独特,他在文中提到:“它(line+)既不沉醉于对某种特定形式或是材料的探索,也不仅仅满足于建筑的经济价值创造,而是直面当下的新趋势,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年轻一代的空间使用方式和美学趣味做出直接的回应。

飞蔦集·松阳陈家铺

融创 · 莫干溪谷一亩田

它的设计策略致力于平衡经典建筑学的要求与当下消费文化逻辑的迭代,致力于通过建筑来完成设计价值的释放。在此,‘价值’则不仅包含隶属于建筑学范畴的材料的、建造技术的或是空间上的创新,也指以设计为触媒,在更大范围中、所实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

渔乡茶舍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刘宇扬,在亲临line+建成空间后坦言,“如果‘呼应文脉’是line+作品中一种明显的策略选择,那么在另一方面,‘可感知性’则是我在现场发现的一个令人愉悦的惊喜。”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刘宇扬

他认为, line+的两位合伙人并不追求某种固定的标准,而是通过“赋能空间”和“建筑即工具”等理念,与其他建筑同行区分开来。他在评论文章中提到,“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科越来越多地占据主导地位的可预见的未来,对文脉和感知的关注将继续扎根和贯穿于line+的创作之中。正是基于这个脉络,我期待两位合伙人能引导这个年轻团队,进一步激发对工艺的感受与热情,并赋予空间更多样的能量,而达到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建筑的可能性。”

朔 · 非遗艺术馆
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

在深入了解line+作品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及策展实验室主任陈伯康认为,line+是从一种长久传承但已逐渐瓦解的建筑理念中跳脱出来的,并尝试架构一种作为方法论和一种重组社会需求的建筑学,他称之为“一种包罗万象的建筑学”。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主任 陈伯康

“在打破传统建筑理念的过程中,孟凡浩和朱培栋通过对公共权力和市场力量的引导为中国建筑的创作贡献自身的力量。他们表现出一种对于建筑细部的强烈关注—这种关注超越了项目的规模和尺度。

融创 · 涌璘府
重庆江北嘴金融城综合体

他们的建筑作品中既有特定地点的,也有模块化的,既有小型的也有大型的,既有面向用户的也有面向客户的,既有实用的也有宏伟的,既有城市的也有乡村的。不过,正如他们所说,这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是一种既关乎、又不关乎辩证议程和形式的建筑学。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建筑学。

杭州威星智能仪表总部
浙江普利斐特生产基地一期组团一体化改造

正如孟凡浩的初衷,“我们希望去回应这个时代,在保证建筑空间品质的前提下,挖掘建筑本体之外的价值,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顶层领域释放建筑应有的力量”,以及朱培栋的新的建筑学态度,“空间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我们的工具,以空间赋能来实现价值的迭代和驱动”,《line+空间赋能》通过四个实践场景和四项赋能策略为line+的多元化实践描摹出一个内在的脉络:如何以空间为媒介,激发设计能量,实现价值的释放与提升。

杭州国际学校

杭州钱塘江博物馆

孟凡浩和朱培栋在各种关系和尺度的平衡中,保持了对基本建筑问题的敏锐探索,他们的作品充满创作激情和空间能量。

——中国著名建筑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张雷

作为一种媒介,建筑传递了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line+的实践正直面当下的新趋势,致力于平衡经典建筑学的需求与当下消费文化逻辑的迭代,通过建筑来完成设计价值的释放。

——建筑评论家/策展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李翔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以摧枯拉朽的力量冲决旧秩序,并快速形塑一个全新的次元世界。line+的孟凡浩和朱培栋,正是新次元建筑师的典型代表。他们所创造的跨界赋能空间,越来越成为对日渐式微的既有空间秩序的不确定性威胁。当醒悟过来的同行开始看清他们时,映入眼帘的只剩下追赶不及的背影。

——知名建筑学者/评论家/策展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周榕


由孟凡浩、朱培栋著,莫万莉、黄钰婷担任书籍策划,高长军担任出版顾问,群岛Archipelago担任出版策划的《line+空间赋能》现已正式出版发行。

购买《line+空间赋能》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原文”购买

line+空间赋能

孟凡浩 朱培栋 著

总策划:方怡

执行编辑:叶莉莎

平面设计:七月合作社、叶莉莎

文字整理:奚燕纹、付钰

书籍策划:莫万莉、黄钰婷

出版顾问:高长军

出版策划:群岛ARCHIPELAGO

特约编辑:辛梦瑶

责任编辑:赵春园

出版:东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9-1894-9

阅读:1136
2021-10-08 14:06:53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line+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