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创业7年,从20平米开始 | 九天时间沉浸式采访“和境设计AND“
    建筑师

    那小海 · 2021-09-08 00:06:00

前言:

郭宇鹏和颜奕填是我十年前的同事。那时候,我还在CCDI上海总部做经营经理,他们是深圳分公司公建事业部的设计总监,我们在不少项目上有过愉快的合作。后来,我离开了CCDI,他们也陆续离开了。彼此联系不多,但我知道他们一直在深圳设计的前线继续深耕于建筑行业。

转眼,他们创业开公司七年了,跟很多建筑师一样,踏踏实实的先把项目一个个做出来,等待厚积薄发的一天,所以这些年,他们很低调,没有对公司和作品做过宣传,尽管不少建成的项目也成为当地城市的地标建筑。

受郭宇鹏的邀请,我到深圳拜访AND和境设计,用9天的时间,对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沉浸式的体验感受,也对两位前同事,如今的公司创始人和管理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公司的名字和愿景

取名和境,“和筑品质,境创未来”,以和为贵,蕴含古老的中国东方的智慧,期许公司、项目、团队,能达到“和”的境界,和谐、合作。一个项目的成功,外部需要项目与基地环境的“和”,设计团队与业主的“和”。而在公司内部,领导与员工的“和”,同样也是公司有序发展的基础。

英文名AND是“Architecture,Nature,Design”的三个首字母,创新思维,关心城市,追求品质,与两位创始人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于是AND和境设计的名字就定下来了。公司以黑、白、“和境灰”作为主色调,打造 理性优雅的专家型设计公司的形象。

对于每个项目,郭的角色相当于 产品经理,从开始接洽客户,到最终完成作品,全程跟进,使公司能在合理的周期,预算,人力下,做出好的作品。而颜,则是 产品设计师,从美学的角度去追求极致。

因为有了过往众多项目经验的积累,每个项目从勘察基地,观察项目周边情况开始,郭就对项目有了代入感和预判,脑中自动从过往经历、学习、参观的项目中,检索出对标项目,很快找出项目的痛点,读取客户的需求。

项目要标新立异,成为地标性建筑,还是自然而然的融入当地城市文脉?颜追求的,并不是形而上的地标性,他认为,合适的建筑会呈现出合适的状态,这是 水到渠成 的。每个项目会受到城市,区位,文化、业主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他欣赏多元性的城市,纽约、东京、香港,城市能在展现多元融合的状态下,呈现出建筑的个性。大多数建筑,或轻,或重,或古典,或现代,虽各具特色,但能很好的融入城市文脉中,变成了背景,突出了几栋标志性建筑,整个城市 多元而和谐,有看头有内容。

一个好的城市,就像 一篇娓娓道来的文章,不需要每句话都语出惊人,而是众多语句互相联结,有逻辑有观点,而其中的几句话让你印象深刻。有些城市如迪拜,给人纯粹的物欲和金碧辉煌争奇斗艳的感受,城市缺少了一致性,协调性。

市场布局

选择深耕大湾区,一方面是先天的因素,两位创始人都成长、学习于此,深刻了解这一方土地的人文、地理、生活、习惯和需求。后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也是在这里从稚嫩的初级建筑师到成熟的设计总监,并积累了人脉和资源,在这里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

同时,大湾区现在发展迅速,正成为 全世界设计的舞台和竞赛场,他们预判,未来5年内,大湾区还会继续有大量的开发和建设,之后,建设速度会逐渐放缓。这里云集了来自全球顶尖的设计力量和开发机构,形成了多元化,不局限的市场环境。而这些良性竞争,也激励着他们和团队以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对于和境来说,这里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要抓住现在最好的机会,同时公司时刻有紧迫感,因为市场上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如何能在大湾区站稳脚跟,能分到一块蛋糕,还能持续的吃到蛋糕,他们认为,高品质呈现每一个项目,做一份基业长青的公司和事业,是站稳脚跟的立足点,也是 唯一有效的竞争力。

好的项目除了好的设计创意,也需要配备完善的后期服务,才能保证细节,达到项目的高品质落地。相对于大型设计院对于产工比的约束,他们作为精品设计公司的管理者,可以在项目的人员配置上,有 更大的自主权,在同等规模的项目上配备更多的人力以达到更高的标准更好的出品。

除了大湾区,他们也布局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市场,项目在湖南,海南,河南,江西,上海周边逐渐落地,但 大湾区始终是核心的市场,因为物理距离会影响后期服务。

和境的主要项目类型是商业综合体,占70-80%的比重;同时也在高端住宅、文体、产业园方面有品质优秀的作品产生。未来将继续走专业化发展路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和项目类型进行深耕。近几年,和既有的客户以及一线开发商持续合作,同时也会开拓部分二线开发商以及非专业类客户。

对于每个项目,和境都会配以 双总监,经营总监负责客户的对接,了解需求,而设计总监会协调设计资源,进行服务和管理。公司有技术决策委员会,对技术进行终极把关。每个设计作品,都是群策群力,在集体的智慧上逐渐丰满后的结果。和境的目标是,做个有口碑的设计公司,稳扎稳打,使公司能够长远的走下去。

产品研发、品牌打造

创业7年,基于创始人原有客户资源的项目机会和个人品牌口碑来获取项目机会,两位创始人把精力都投入在具体项目的设计和落地上。

和境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对于产品的策划思维,对于设计的创作能力,以及对于项目的总包管理能力,这些都可以为客户提供价值,其中,项目的品质保证 是重中之重。

今年开始,将从品牌角度对公司的资源进行梳理,将 “和境设计AND” 这个品牌进行输出和推广,包括搭建网站和公众号,对项目进行文案的撰写和输出推广;梳理公司的历史,形成明确的公司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并且,对于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沉淀,对内进行员工的培训和提升,对外展现公司的专业度,形成 “洞见” ,酝酿一片有文化沉淀、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

公司成立的契机

郭和颜是在2013年陆续离开CCDI,沿着不同的职业轨迹发展。通过多年在不同的平台上,与一线地产开发商在众多颇具规模的项目上的合作,他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读取客户需求,捕捉项目痛点,还是管理团队的能力。

7年前,他们都快到四十不惑的年纪,项目上仍经常受制于公司的约束和安排,对客户、团队的选择缺少自主权,无法以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操盘项目,内心经常有 纠结和不甘,想改变,等待着时机。

机会总是给思想上 谋求变化 的人准备。等待中,合适的机遇出现了,两位之前的战友聊了聊,郭的性格随和,相对理性,擅长和人沟通交流,可以负责对外客户的开拓和维护,同时对内负责公司的运营和技术;而颜更感性,对设计的美感有极致的追求和坚持,负责项目创作和品控,满足公司品牌在设计高度上的追求。

两位创始合伙人彼此互相了解,有趋同的人生价值观,相似的审美,并且具有包容性,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可以达到 1+1 〉2 的效果。一拍即合, 2014年,在公园旁边的一个小公寓里,20多平米,6张桌子,一个茶席,和境设计成立了。

和境的第一个办公地点

公司成立之初,团队不大,项目也不多,相比于之前在其他大平台打工,受产值、业绩和上级要求带来的压力感,创业之初的日子是轻松舒适的,可以选择自己欣赏的客户和感兴趣的项目,可以通过与客户深入沟通以获得更合理的设计周期。那时候是颜最舒服自在的状态,郭则一直酝酿着机会,希望公司能扩大规模。

和境的第二个办公地点

随着团队的扩大和获取项目的增多,公司也逐渐的变换了节奏和状态,从之前轻松的状态,到更快节奏更有序的扩大和运作,之前的公寓已承载不下新加入的成员,公司先搬到了厂房,后来又搬到园区,以工作室的形式与其他公司共享一个大的办公环境。

和境的第三个办公地点

3年前,公司搬到了现在的办公室,深圳南山科技园核心区产学研基地,公司拥有 完全独立 的办公环境。产业园区周边有很多的设计公司以及大学校区,既可以很方便的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交流,也能吸引到优秀的学生资源。

办公室光线充足敞亮,完全敞开,局部两层,视线通透,一楼有大会议室,二楼有茶室和小会议室,两位老板没有办公室,流动办公,营造出完全 开放、平等 的公司环境。

和境的第四个办公地点

和境的人才观

年轻的成长型设计师 在和境可以全方位的接触项目,因为作为一个中小型精品事务所,公司对于角色定位和任务分配会更灵活,设计师可以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也可以跨越不同的设计阶段,既可以一个项目从草图阶段一直跟进到施工配合,也可以深入参与不同项目的某个阶段,更扎实的锻炼专业能力。

通过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中去尝试,了解到自己擅长的,或者感兴趣而希望深耕的地方,深入学习,希望这里成长的人才,是全面且有一技之长的。

而对于 高级的人才,和境希望自己能像很多知名的国际建筑事务所一样,通过创始人的努力,打造出公司的品牌,平台和土壤,而具有相似价值观和目标的高级的人才就可以陆续的加入,并将品牌、设计理念、公司文化进行 继承并发扬。

未来几年,公司会更注重人才的积累和团队成员的成长,这是十分紧迫的任务。花拳绣腿无法在大浪淘沙的市场中长期立足。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练好基本功,在机会到来之前,要提前准备好。两位创始人意识到,目前公司在创意、技术、服务、管理上仍有不足,迫切需要更大力量的投入,使团队一起快速成长。

公司一个月一次的举办 "AND和境课堂",通过内部的同事和邀请外部的业内资深人士进行分享,提高大家的专业知识。就像手艺人,在打造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之前,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前期的课堂主题非常的务实,包括办公楼、学校、公共配套设施、幕墙、地下室等日常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我正好亲身感受了一次“和境课堂”,氛围很好。在周五下午,大家都停下手头的工作。本来办公室就是敞开式的上下两层。大家或站或坐,有一楼的,也有二楼的,一起认真聆听分享者的内容,有问题就直接喊出来进行交流。

这次的主题是“办公楼的设计要点”,郭总结梳理了过往项目积累的经验,平面上如何经济的排布核心筒,如何保证净高,立面处理上平衡造价和品质,都是非常实用的干货。而另一个同事,虽然并不算资深,但是一方面有留学背景,对外企有较多的研究,加上自己主动的搜集整理研究了大量案例,他总结出超高层风格演变。讲好一个故事的表达能力,也是建筑师能否成功的必备技能,而这,又是很多建筑师缺乏锻炼的部分,所以这是很好的练习机会。

后记:项目考察

作为沉浸式的了解公司,项目考察必不可少。周末,郭和颜特地抽出时间,陪我走入他们设计的项目作品中,由他们亲自当导游,把当时设计的想法、理念、实现一一跟我介绍,让我亲身的感受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和追求。不过,没想到,第一个考察的项目是 郭居住的小区。

能够和家人住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这可能也是作为建筑师的难得的福利了。另一位CCDI的老同事也置业在此,也算是作为同行用实际行动认可这个项目的设计和品质了。在自己的小区带人参观,然后一点点讲述当初设计的考量,和每天的生活,郭的言语中充满 自豪感和满足感。

万科臻山道位于福田区香蜜湖半山莲塘尾片区北环大道以北,郭和颜主导设计了项目的二期。他们很高兴遇到了有情怀的开发商,希望能做出最好的房子 “The House on The Earth”。十年磨一剑,客户带着设计团队在世界各地考察豪宅,仔细琢磨最好的房子应该满足住户的哪些需求。项目三面环山,高差很大,颜开车带着我进小区,沿着螺旋形车道一层一层的上坡,初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转了几圈才到。

现场的景观资源得天独厚、浑然天成,但给设计师们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如何结合大高差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既创造人为的建筑,塑造丰富的公共空间,营造丰富的生活、社交空间,又保持和强调项目的生态性?

整个小区里设置了运动环廊,通过不同的运动主题,结合景观电梯和公共楼梯,将楼和山、树、各个圈层加以结合和关联。小区以石材为主基调,稳重的风格,低调的奢华,来匹配甲方希望达到的 传世住宅 的目标。时隔这么多年,两位设计师,还不时回忆起当时设计每根线条,后来如何慢慢变成现实的点滴不易。

深圳鸿荣源壹成中心也是他们比较满意的作品。周末下午,我们一起驱车来到这个商业购物中心,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气很旺。作为设计师,在人群中走动,看着市民们喜欢自己的作品,愿意在周末过来利用这个城市会客空间,非门可罗雀,内心一定是自豪的。

他们向我介绍了当时对于这个项目的用心,在非常受限的基地环境内,设置流线型的商业空间,既保证商业建筑的效益,又提高顾客购物的趣味性,创造丰富有活力的购物空间环境。H型的办公楼,整体大气端庄,不张扬,低调实用耐看。

番外篇:踢球

说实话,本以为四十多岁的男人都快是中年油腻大叔了,听到原CCDI老同事这群男设计师们还能相约每周一次踢球, 我内心其实是怀疑的 。以为只是象征性的场上跑个五分钟,然后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首先没想到的是,他们基本风雨无阻的每周一次,节假日也不例外,坚持了好几年。对于忙碌的设计行业来说,真的很难得,一方面释放压力,放松大脑,同时保持健康和体力,找回年轻态(更好的加班)。

周末到绿茵场围观他们踢球,真的出乎我的意料,绝对不是玩票,居然真的很有活力很有竞技的冲劲,体现了男人竞争的天性。他们认真的对抗,进攻,投射,进球,得分,而且像学生一样的在意排名。每周的挥汗如雨酣畅淋漓,轮流上场踢两个来小时,然后撸串聊天,谈笑风生,把平时项目的压力都暂时抛开,只谈球,很开心。

事业上常合作,球场上死对头!

END

阅读:1711
2021-09-08 00:06:00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那小海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