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李烨,一个在中国西部搞建筑的人 | 回响之外深度访谈
    建筑师

    建筑现场 · 2022-05-07 18:04:27

ECHO

深度访谈 X 李烨

科学界曾有过一个论言:21世纪,人类将进入“新的石器时代”。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重新走进高山与田间,探索“新的石器时代”下的精神文明,而介于城市与郊野之间的乡村,无疑成为最好的实践地。这条返璞归真的路并不容易,城市人眼中的“再造”与本地人眼中的“改变”碰撞融合,人们都试图在乡村寻找新的家园。

在建筑师李烨看来,乡村是中国的底色,在村子里做设计除了认知与专业,更需要一份强烈的情感认同,“构建一个属于乡村的乡村,而不是像城市一样的乡村”成为他最重要的课题与使命。

李烨,时地建筑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及硕士、哈佛大学城市设计与建筑学硕士学位。扎根于气候、人文、材料等多样性的中国西部,基于对中国西南发展现状的深入观察,力图设计创造与当地环境性格相关联的建筑空间和文化。

中国西部,拥有大量典型的本土乡村样本,保留着中国最本色的文化基因,而位于西南高地的大理,则是众多梦想家逃不掉的理想之地。

2013年,李烨离开纽约,来到大理开始建筑实践,之后成立了事务所“时地建筑”。很多人并不理解,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一个接受过清华和哈佛精英教育的建筑师,为什么会选择扎根西南山野?但对于李烨来说却很简单,只是因为这里的朴实与自然,与他一直追求的建筑性格不谋而合。

苍山洱海

在这里生活时间越久,就越能感受到西部强大的生命力。丰富的自然地貌,半开合的空间,给予建筑形态无限自由度;一年四季分明的气候,让设计切实回应着风云的变化;千百年西南古城,讲述着历史岁月的沧桑变化,石头、木材、生土、瓦片,这些鲜活的材料,刺激着建构和细节的灵感;艺术家、手工艺者、自然保护组织、创业者、僧人、朝拜者,在无数故事里带来无数想象。

中国西部多元的地理、文化、建筑风貌

这期间,除了与自然相处,李烨也参与到多个人文公益项目中。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为当地的活佛设计藏庙,利用周边的废弃矿提供建筑材料,使寺院建筑能够以一种新姿态回到社会生活中;在贵州黔西南楼纳,建造一座儿童图书馆,通过顺应当地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来创造适宜儿童行为的空间;在云南大理喜洲,改造一座百年历史的老宅,古今对话与新旧材料的碰撞间,激发出全新的古城生活方式……

习惯了西部真实的草木、山石、风雨、人,内心也变得更自由广阔,李烨逐渐意识到,这就是设计本来的方式,“时地建筑”正是要在此时此地,找到建筑在现实中最恰当的位置。

位于大理苍山地质公园的苍山自然中心 © 设计:时地建筑

如果说在云南的经历为李烨提供了探索中国本土建筑学的养分,那么“小石村”项目则是他设计实践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地处成都平原龙门山脉的小石村,曾因煤矿开发一度成为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了当时连镇上都没有的电影院、食堂、市场等公共服务空间。2008年汶川地震受到重创,煤矿坍塌,村子被毁,曾经的热闹不再,转而陷入劳动力凋敝和身份失语的困境。

改造前的小石村旧貌

小石村的村支书岳付飞曾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临危受命回到家乡后,便开始用企业运营思维来管理村庄,整改建设的同时,重新聚拢人心。乡村需要新面貌,于是在好友的介绍下结识了李烨,想趁着全国民宿热潮造一座漂亮的房子,以此带动经济。

但李烨来到小石村后发现,这里既没有优越的自然风光,也没有突出的文化产业,只有面貌相似的居民点、简陋的砖混建筑、以及空心化的社区,就如同中国大多数普通乡村一样。相较于建民宿,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村民重拾生活在此的记忆与信心,找回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于是,小石村第一座公共社交空间“文化大院”诞生了。

包容一切活动的“大屋檐”。

设计 © 时地建筑

摄影 © 直译建筑-建筑摄影

蜀地传统民居中的典型符号“大屋檐”重回小石村,这里成为整个村子的社交中心,村民从围绕四周的住宅、街道汇集至此,在大屋檐下喝茶、搓麻、摆龙门阵、看露天电影,儿童之家、卫生所、理发室、小卖店、大碗茶等功能场所应有尽有,繁华重现、记忆重现。

李烨希望建筑不仅是形象上的概念,同时也是经济、文化、情感的载体。所以他在设计形式上进行了减法,更多从激活村子的内生动力开始,以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先行,进行乡村的身份观察与重塑。

文化大院塑造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份久违的集体记忆。

设计 © 时地建筑

摄影 © 图1:郭哲 / 图2-3:直译建筑-建筑摄影

文化大院建成后,得到了政府、建筑界、乡建同仁的认可,李烨与小石村的缘分也越来越深。后来“同在屋檐下”的设计理念成为整个村子的精神核心,这几年所有建筑都被安上了屋檐。从2017年到现在,李烨为小石村规划了25个项目,小到一个公共厕所,大到工厂、集体民宿等,再到整条祖街的风貌改造,李烨在这里的建筑实践也从一处房子变成一个村子。

小石村日常,融洽的邻里关系 © 有点编辑部

2019年,李烨将工作室从大理搬到成都,开启与川西这片土地的更深连结,“屋檐下”的乡村社区营造也一直在继续。

面对粮食无处存放、衣物无法晾晒、农具堆在公共楼梯间等问题,李烨设计规划了公共服务治理模式的场所“五统一空间”,既解决了存储晾晒的需求,也为村民举办红白喜事、民俗活动等提供了特定的空间,“坝坝宴”回来了,村民红火的日子也回来了。

五统一,一个装着人生过场的空间。

设计 © 时地建筑

摄影 © 图1: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图2-3:时地建筑

随着村民生活的活跃,“如解决乡村建设用地的稀缺、如何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如何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等成为新的议题,于是李烨规划将30户普通农用住宅的闲置的二层连接起来,整体改造为民宿,由村子、村民和营运公司三方合作盈利。共享概念在小石村首创,延续到周边村子,共享厨房、共享菜地也应运而生。

面对日渐稀缺的土地资产,共享民宿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设计 © 时地建筑

摄影 © 图1: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图2-3:草木君

经济的发展终究离不开自有产业,多条件筛选下,“蜀中糖门工坊”被引进。李烨在一处废旧鸡场上重新设计了食品加工厂,使其成为一个集生产、体验、参观、美食美育等于一体的公共建筑,前来参观的人可以看到麻饼、黑金酥、玉米馍馍等四川传统小吃的完整生产过程,村民们也由此完成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

在设计蜀中糖门工坊时,通过一系列生产功能的振兴,使乡村重新拥有自主的造血功能。

设计 © 时地建筑

摄影 © 图1-2: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图3:时地建筑

“我就住那个大屋檐的村子”是近两年小石村的村民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最常说的话。“屋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私域与公共的模糊地带,伴随空间割裂的消除,心里的隔阂也随之消散,人在屋檐下便拥有了一种安全感与自由度。除此之外它还包含了一种“燕归巢”的含义,通过空间体系与情感体系的共建,将以熟人社会为主的小圈子拓展到更大范围,更多村民愿意参与到自我建设中,更多年轻人回来了,更多城市人来到小石村。

“边界的消融不是把两个人群强制性拉到一起,而是让人们从内心愿意接受改变。交流与共享是人的本能,我们只是通过建筑形态唤醒本能,在找回曾经生活记忆的同时,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软性的公共治理,逐渐孵化出未来的乡村社区模型。”

重焕活力的小石村 © 有点编辑部

因为小石村李烨收获了众多荣誉,但对他来说最可贵的是,他同样收获了一份自我的认同与归属。李烨坦言自己最初是以固有的专业视角走进小石村,但深入其中,才真正感受到村子里的社会关系、村民真实的矛盾和需求。当外部视角向内部视角的转变时,建筑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五年时光,李烨已经和小石村的村民们打成一片,每次开车去村子里,就像回家一样。他的照片和简介在村里的各个宣传栏随处可见,大家都开玩笑称他为“墙上的建筑师”。

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到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再到繁华的纽约,梦幻的大理,安逸的成都,李烨一路向南,终于找到一种平衡舒适的状态,他安定下来,成家立业,从容地穿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如今的他是一个建筑师、一个村民、一个乡绅野士、一个父亲,怎样都好,不去定义。

在与村民的日常交往中,李烨越来越能体会到设计与生活的意义。

美国建筑评论家莎拉·戈德哈根在《欢迎来到你的世界》中写道:“我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告诉我们,身体在这个空间里的最新位置。游客可能永远意识不到这样的细节,但是我们自己沉重的脚步声在四周的寂静里一向我们保证,我们在那里,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通过我们的存在改变这个地方。”

年轻建筑师们都在找寻自己的价值,这份价值不是“经过”,而是“存在”,真实深入的体验造就存在的意义。

时地建筑团队游学实践

回响之外 ECHO

时地建筑 李烨

E:为什么会选择来到成都?

L:首先因为自己的建筑研究实践在中国西部,后来又接触到小石村项目,所以就自然而然来到成都了。但根本原因是我很喜欢成都这座城市,喜欢这里的生活态度,它自古以来都是一座移民城市,文化包容,无固定标准,有种野生的秩序。

E:在小石村项目过程中,除了建筑师设计师身份,还把自己带入到了什么角色?

L:随着参与越来越深,我从点到面,逐渐了解到一个村子的脉络、文化和运作过程,与这片土地也产生了更深的情感连结。这是一个从“外来人”到“自己人”的转变,小石村就像是我第二家乡。

E:你认为在乡村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

L:现在乡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年轻人的外流、公共空间缺失,人们为什么都从乡村走了,是因为这里不再能创造价值。很多农村在向城市学习,你盖一个方盒子,我也盖一个方盒子,你做文旅,我也做文旅。在我看来,还是应该首先去寻找乡村的自我基因,生产生活相结合,唤醒乡村社区的活力。

时地建筑的办公地点位于成都二环一处自然环境优美的独栋建筑里,同时这里也是一处集民宿、茶馆、器物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空间。

摄影 © 图1-2: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图3:时地建筑

E:城市与乡村之间不断打破边界,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如何更好融合互动?

L:我可能有个不太一样的观点,在我看来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是太快,而是还不够,当城市化更上一个台阶时,可能会和乡村之间的循环变成一个更健康的关系。

E:疫情当下,乡村生活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思考与启示?

L:当日常突然被打破,生活应该如何继续,这是每一个城市居民当下所面临的考验。城市就像是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一旦哪个零部件损坏,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韧性城市”,乡村就是一个韧性很强的地方,乡村生活是非常简单的,会让人不断想要回弹到一种和自然相处的状态,时刻提醒自己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可以选择。

E:接下来会参与哪些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L:还是会专注在公共空间这一课题上。现在在給一个川南的村子建大米工厂,这个项目由一座废弃小学改造,我们希望它可以成为公共交流的场所,教学楼设计成农作研学中心,还会有公共食堂、展览等,解决当地多层次的需求问题。

小石村溪边酒店,进一步联动乡村与城市生活。

设计 © 时地建筑

摄影 ©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撰文 | 侯雨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侯雨

图片提供 | 时地建筑、网络

媒体支持 | 建筑档案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阅读:4671
2022-05-07 18:04:27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档案号在建筑档案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建筑档案的观点或立场,建筑档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建筑设计
建筑现场
建筑空间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档案号评论区